文/本报记者潘洁婷
图/本报记者刘冀城
“麝宝宝‘礼礼’、老虎‘信信’都好可爱!”在刚落幕的2025南国书香节上,《原来这就是中医》的“主角”、湛江中医学校设计的“中医五宝”一出场就圈粉无数——立仁熊“仁仁”、修义羊“义义”、持礼麝“礼礼”、长智龟“智智”、秉信虎“信信”,这五个分别对应中医“木火土金水”五行、融入“仁义礼智信”美德的中医文化“形象代言人”,凭借着软萌身影及超强中医知识深得读者喜爱。
“中医五宝”是由湛江市劳斯骅名师工作室团队打造的原创中医文化IP,它们不是简单的萌系卡通——从动物原型筛选到颜色调配,从性格设定到内涵植入,工作室团队耗时近一年打磨,只为让抽象的中医智慧“活”起来,让中医文化以青春姿态走进大众生活。承载“五宝”故事的《原来中医这么有趣》,在今年的南国书香节上成了读者手中的“香饽饽”,满是“孩子终于主动学中医”的惊喜反馈。
创意破圈:为传统中医披“萌衣”,让“00、10后”爱上老智慧
“五宝”的诞生,缘起于湛江一位“90后”教师劳斯骅的教学初心。2017年,刚踏上湛江中医学校讲台的他,被一个现实难题绊住了脚——面对中医课上的智慧,学生们总提不起兴趣:有人悄悄转着笔走神,有人盯着窗外发呆,那些藏在典籍里的中医知识,在年轻人面前显得格外“遥远”。怎么让这些老学问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成了他入职后最先琢磨的事。
“肝属木、心属火”像绕口令般难记,传统课堂上的板书刚写满半板、理论才讲一半,台下就有学生开始分心。劳斯骅心里很清楚:不是孩子们排斥中医,而是讲授方式太“老派”,未能吸引他们的兴趣。要让这些沉淀千年的老智慧“弯下腰”走进“00、10后”心里,必须换一种新方式。
一次逛书店时,历史文化区的场景给了他灵感:一群孩子围着一本历史漫画畅销书看得入迷,书里把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装进卡通猫咪的故事里。劳斯骅突然顿悟:“连历史都能靠卡通变有趣,中医为什么不行?用卡通形象当‘桥梁’,把国医的‘五行’和国学的‘仁义礼智信’绑在一起,孩子们或许会主动靠近。”
念头落地,行动即刻跟上。劳斯骅牵头组建团队,汇聚中医教研老师与美术老师,光“五宝”的基础框架就修改了无数版——核心原则很明确:不只为“萌”,更要让每个角色“会说话”:既要讲清中医五行逻辑,又要传递传统美德内涵,二者缺一不可。
“每个角色的原型、颜色、出生地,甚至小喜好,都得扣着‘双文化基因’来。”劳斯骅说,这份“较真”藏着深意:让孩子记住“五宝”萌态的同时,潜移默化理解中医“整体观”、记住国学“修身观”,更填补了中医文化“‘国医+国学’双载体代言人”的空白。
“这些形象不是随便画的卡通,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设定,都藏着中医的理和国学的德。”劳斯骅说,说到底,“五宝”是架在传统中医与“00、10后”之间的“小桥”——老智慧穿上萌趣外衣,走进孩子的课本、书包,甚至心里,让“爱上中医”这件事,变得自然又简单。
书香节首秀:让文化传承看得见、摸得着
今年8月的南国书香节,成了“中医五宝”的“文化秀场”。受主办方邀请,劳斯骅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带着“五宝”及文创衍生书籍《原来中医这么有趣》,从湛江分会场到广州主会场,用“可感可触”的方式,让“国医+国学”跳出书本走进现实。
湛江万象金沙湾广场分会场,“五宝”主题互动区早早挤满人:小朋友捧着《原来中医这么有趣》,跟着“智智”学“水属肾”的养生小知识,听“义义”讲环保与中医“天人合一”的关联;家长们则围着专利香囊瓶驻足——瓶身上“礼礼”的翠绿、“仁仁”的净白格外醒目,内置的艾草、丁香香丸,既契合中医“芳香辟秽”理论,又藏着“平安喜乐”的祝福,不少人当场下单:“带‘文化+健康’回家,值!”
8月17日的广州主会场,“五宝”首次公开亮相更引爆全场。劳斯骅现场解读“五宝”的“双文化设计”时,台下家长与孩子听得格外专注。当讲到“信信”的“火属性”对应“心主神明”,“信”的美德能让人“心神安定”时,一个小朋友立刻举手:“那我像‘信信’一样守信用,身体是不是就更健康?”稚嫩的提问逗笑全场,也印证了“国医+国学”融合的意义——文化不再是割裂的“知识点”,而是能指导生活的“智慧”。
活动现场的“五宝”文创更成了“抢手货”:五禽戏红包上,“五宝”cos虎戏、鹿戏的萌态,配着“虎虎生威”“一鹿生花”的吉言;贴纸上,“礼礼”做药膳、“智智”煮凉茶的画面贴在笔记本、水杯上。“以前觉得中医是‘老古董’,国学是‘大道理’,现在看‘五宝’,才发现传统文化能这么潮!”一位年轻观众说。
不止于“萌”:“五宝”IP深耕发力,让文化传承走更远
随着“中医五宝”热度的攀升,劳斯骅名师工作室团队的成员持续丰富“五宝”的应用场景,让“国医+国学”的融合从“出圈”走向“深耕”。
在教学领域,目前团队已依托“五宝”形象录制40节的中医教学精品课。课堂上,“五宝”不再是静态卡通——它们会在动画里演示“五行相生相克”,用对话讲解中草药属性,让抽象知识点变得像“看动画片”一样有趣。更值得期待的是,精品课配备中英双语,未来不仅会上线全国教育网站,还将“出海”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
书籍创作上,除已推出的《原来中医这么有趣(中医史)篇》,团队还规划了《原来中医这么有趣》“春夏秋冬”四季养生篇系列。围绕四季养生主题,“五宝”将化身“中医小导师”,继续通过漫画+讲解的形式,普及更加实用有趣的中医知识、养生知识等内容。
此外,在学校的支持下,工作室团队正开发以“五宝”为介绍人的人工智能小程序。往后学生辨认中草药时,扫码就能观看“五宝”讲解视频;团队还计划联动中小学开展“中医美德小课堂”,让“五宝”带着“仁义礼智信”的故事,走进更年轻的群体。
就像“义义”代表的“土”元素一样,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厚积薄发。当中医的“生命智慧”遇上国学的“修身之道”,再借由“萌系形象”的青春表达,中医文化便有了新的生命力。这就是“中医五宝”萌出圈的真正意义:让传统文化不再是陈列的“标本”,而是融入日常、滋养心灵的“活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