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路红色印记》(上卷)分享会现场。 李波 摄
上个周末,湛江市新华发行集团联合湛江市图书馆,在湛江书城举行《南路红色印记》(上卷)一书的分享会,我受邀出席并作为嘉宾发言。
以往我出席一些文化类活动的即兴讲话或发言,整体风格都是轻松活泼甚至是幽默风趣的。但是,当天这个分享会,我无论如何都轻松不起来,盖因当天分享会的内容是南路革命斗争红色印记,这个主题太厚重、太沉重,也太庄重。
湛江市知名文史专家霍自强编著的《南路红色印记》(上卷),日前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得到本地党史研究部门、革命老区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这是文化界的喜事,也是党史界的盛事。全书共分“革命老区村庄”“革命英杰事迹”“赓续红色基因”上中下三辑,主要记录南路地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新中国成立的革命斗争历史。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写:南路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篇章的其中一页,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南路地区的共产党员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历史赞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我们要思考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它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是无数的革命者终生奋斗拼来的。我们这代人要清楚,更要让我们的后人明白。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未来前进的方向才不会迷航。霍自强属于南下干部子弟,虽然在湛江长大,然而自小耳濡目染,对于革命先辈的故事充满向往和崇敬,红色基因、家国情怀就这样悄悄生根发芽。长大后他首先进工厂,然后长期在基层工商所工作,工作之余,义务参与旧城规划改造和保护,并有意识地采访收集老区村庄和革命前辈的事迹。本书是霍自强多年心血的结晶,里面许多汗水和足迹,无不见证着他的孜孜以求、拳拳之心。书中记录的革命村庄,其中相当一部分我们都去过,比如支屋村、新村、调顺村。一些老一辈的革命者我们也曾经见过,比如曾担任过湛江市政协主席的黎江同志等。
撰写党史类文章来不得半点马虎,不但需要走访党史研究部门,查阅大量资料,而且要走访先辈后人和目击者参与者旁证者。多方求证,互为印证,拨开云雾,厘清谬误,还原真相。个中辛苦非当事人不能体会。我曾经问霍自强,为什么要干这些事情?他答,心里面有一份责任担当,不想一些闪光的东西湮没在历史长河里。庞大的、系统的史料由党史研究部门去做,我这些只能算小打小闹,属于拾遗补漏的民间力量吧。他那双不大但清澈的眼睛盯着我说,许多事情都不要忽略“民间力量”。认识霍自强的人都说他是个热心肠的人,热心公益,有家国情怀。
这是个严肃的话题:如何确保红色印记永不褪色?我个人认为,首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第二,必须大力挖掘整理革命前辈的事迹资料,结集成册,留给子孙后代。第三,要学习好宣传好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弘扬前辈们的革命精神,把红色基因传承于血脉之中,把革命的薪火代代相传。这是《南路红色印记》出版发行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歌曲《红旗飘飘》:“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借用此歌的意境收束此文,也很恰当。红色印记,永不褪色。这印记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它红得就像鲜艳的五星红旗,因为我们世世代代的缅怀和铭记,而永不褪色,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