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自强
孙女上幼儿园后,因儿子和儿媳工作较忙,接送孙女的这个重要任务便经常落在笔者这个已退休的“闲人”身上。当然,这也是笔者乐于接受的“好差事”——既可让儿子和儿媳不因惦记接送孩子而耽误工作与学习,又增加了笔者与孙女相处时间,爷孙俩互动交流的机会也随之多了来。
小孙女上的幼儿园离家不远,且硬件不错。下午幼儿园放学,孩子们按班列队从幼儿园里鱼贯而出,沿着小区的绿道向小区东大门慢慢移动。当队伍到达东大门后,聚集在大门外的家长们,都在伸长脖子寻找队伍中的自家孩子;而孩子们也是一个个往大门急急地张望寻找着自己的家人。家长们与孩子们的互动声仿佛是一首心灵之歌,呼唤着亲情,呼唤着幸福。
不过,送孩子入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年轻的家长一般把孩子交给老师后便匆匆离开赶去上班;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把孙子(女)交给老师后,却会目送孩子走进课室才依依不舍离开。与此同时,在东大门从入口处到幼儿园门前,隔一段路便有一位老师或保教阿姨在等候着孩子们。有时也会有个别孩子闹情绪,看到老师或阿姨后往往就会安静下来,乖乖与家人招手再见。
孩子在幼儿园吃什么,学什么,这些都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幼儿园也与时俱进,每天都会通过微信把园里的情况发送给家长,第一时间向家长们通报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学习信息,让家长们放宽心。自然,每天看幼儿园的视频信息自然又成了笔者一大乐趣,每当孙女额头被老师贴上小红花图案的奖励标记,或手拿小国旗在挥舞打招呼时,心中总是暖洋洋的。
初时,因为不清楚幼儿园有要求让家长们在小区外等候,笔者有一次在幼儿园前面的小区石登坐着守候。接到孙女见到后,她便“教育”起笔者来:“老师说过,家长不能在幼儿园前面等,要听老师的话!”尽管被“教育”了,但听了孙女的话,笔者却暗自高兴,这说明孙女懂得纪律的重要性。
笔者的父亲年事已高,有耳背。当孙女听到家人大声与太爷说话时,便会发声说“不准欺负太爷”。孙女虽还小,但已懂得守规矩和孝顺老人,这是家庭成长和幼儿园教育熏陶的良好结果,令人欣慰。
对孙女未来的成长之路,笔者如常人一样也有“望子成龙”的期待。孙女现在处在求知萌芽阶段,笔者便市场有针对性地教她一些家风传承:既鼓励她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争取进步;也引导她淡泊名利,自律自爱,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