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首条石化样品低空运输航线成功试飞
日期:08-16
本报讯(记者陈彦)“嗡嗡嗡……”8月15日15时40分,一架无人机从位于霞山区临港工业园的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石化实验室(以下简称“SGS湛江石化实验室”)广场腾空而起,带着模拟装有测试所需化工样品的样品箱飞往东海岛内锚地,不到8分钟便抵达目的地,并顺利返航,标志着湛江首条石化样品低空运输航线成功试飞。这一突破性的进展,不仅标志着行业内运输效率的大幅提升,更意味着湛江市在低空经济应用领域迈出了坚实且具有前瞻性的一步。
湛江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能源枢纽、港口城市以及省域副中心城市,拥有千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SGS湛江石化实验室依托国际领先的检测技术与数字化应用,可覆盖原油、成品油、化工品、滑油等全品类检测。
以往从东海岛内锚地或石化企业自有码头被送往SGS湛江石化实验室进行检测的化工样品,运输主要依赖传统的陆路交通。“这段距离大约35公里,在非繁忙时段,驾车最快也要40—50分钟。一旦遇上交通高峰期,所需时间就更多。”SGS湛江石化实验室自然资源部业务经理缪睿说,交通拥堵不仅延长了运输时间,还增加了样品受损的风险,同时让企业付出更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此次首飞的无人机运输航线打破了这一困境。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无人机飞手的操作下,一个模拟装有测试所需化工样品的样品箱“搭乘”无人机,从SGS湛江石化实验室起飞后,直接跨海飞行抵达东海岛内锚地。按照正常飞行路程,一个来回19公里仅需15分钟,效率提高了59%以上。这一新航线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让样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检测环节,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更及时的数据支持。
据湛江市无人机应用产业协会理事长林栋介绍,此次飞行采用的是大疆FC100运载无人机,可提前发现潜在障碍物,确保飞行路径安全畅通,同时搭载了伞降系统,在遇到极端情况时可迅速启动,使无人机安全降落,最大程度保障样品和设备的安全。
在航线规划方面,团队也进行了精心设计。航线避开了道路、建筑物等复杂区域,同时与危化品存储区保持安全距离。整个飞行过程均处于可视可控状态,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和位置信息,确保运输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