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推出系列创新举措护航企业发展
日期:09-29
今年以来,光明区在制度建设、营商环境优化、普法宣传等多方面打出“组合拳”,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护航企业在光明科学城实现高质量发展。
制度创新筑牢企业发展根基。光明区设立全省首个“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工作站”,发布全国首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实务指南》,助力企业斩获中国专利银奖1项、优秀奖4项,让创新成果“有法可依、维权有路”。积极承担深圳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任务,率先出台《光明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暂行办法》,以8章41条规范数据开发利用,着力破解区域数据合规“制度盲区”。同时,编制《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覆盖企业设立、用工、融资等8大领域100个风险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合规实操指引。
柔性监管为企业发展减负赋能。光明区开展“统筹执法+扫码入企”改革,整合执法、巡查、企业服务、考察调研等入企行为,入企次数由18585次统筹减少至7461次,降幅达59.85%,相关做法获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推介。推行柔性执法“三张清单”,形成387项减免罚事项,累计办理从轻、减轻、免罚案件484宗,为474家企业减负1827.55万元。培育AEO海关高级认证企业33家,享受资金奖励超460万元,可享受近60个互认国家(地区)通关便利。应用RCEP原产地证“智能审核”,实现企业随时申报、随时签发,为区内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超1亿元。全面适用保全预评估、财产置换等措施,以“活封活扣”方式最大限度保护申请人权益,减少对被执行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试点“仓厂联动”监管改革,为联想等头部企业实现“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使月均报关单数量减少约90%。
普法宣传提升企业合规意识。光明区聚焦企业“出海”需求,制定《“引资拓贸扬帆全球”光明区外资外贸系列培训工作方案》,联动银行、律所等专业机构举办6场专场培训,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开展8期涉外法治培训,覆盖科陆电子、贝特瑞、喜德盛等企业超600人次,推动7人入选省、市级涉外人才库,为企业“出海”筑牢法律屏障;开展10期“益企茶话”活动,邀请区领导与民营企业家深度交流、促进合作,培育依法合规的企业文化。在安全生产、卫健、文娱、税务等领域开展精准普法,如“两车一分队”开展安全宣传105期覆盖2.4万人次,医疗机构合规培训吸引上千家单位参与,全方位提升企业合规意识。
光明新闻记者 黄国焕 通讯员 杨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