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版图短短一笔 科创版图关键一笔
日期:09-29
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于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这条不足5公里长的地铁线路,在深圳交通版图上或许只是短短一笔,却为光明区画上了一条关键的“纵贯线”,其承载的交通枢纽功能、科创联动价值与民生服务温度,使其成为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
6号线支线二期开通后,光明城站作为线路南端起点,实现了地铁与广深港高铁、赣深高铁的无缝对接,构建起“高铁+地铁”的立体换乘圈。通过与在建的13号线同站台换乘,光明区至南山区、宝安区的通勤时间大幅缩短,这种高效衔接让线路成为深圳交通网络的“黄金纽带”。
6号线支线二期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条“科学线路”,它精准触发了多重“化学反应”。作为“开往科学城的地铁”,6号线支线沿线布局了光明生命科学园、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等科研装置平台,未来还将衔接东莞1号线,实现光明科学城与松山湖科学城的直接联动。这些顶尖科学资源通过轨道紧密相连,形成一条“创新走廊”。这条动脉不仅便捷了科研人员通勤,更促进了知识流动与学科交叉,为科学城建设提供持续支持。
6号线支线二期开通后,光明区有辨识度的“新三宝”得以完美展现。走出光明站几步路就到了深圳科学技术馆,碧眼站邻近生态绿地,虹桥公园站对接城市休闲地标,光明城站衔接高铁枢纽——这些车站恰似一颗颗珍珠,串联起光明“人文、生态、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形象。从虹桥公园站的红色廊桥与青山绿水,到碧眼站的市井烟火与特色美食,再到光明站周边的科学公园与深圳科学技术馆,乘客只需搭乘一趟地铁,便能领略光明从自然生态到科学前沿的多彩风貌。
可以预见,光明区将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向着科学之光大踏步前行。
光明新闻评论员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