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并非太子,宋理宗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A15版:伶仃洋·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远人

南宋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发生一件大事,时年二十九岁的太子赵询意外薨亡。这是宋宁宗赵扩死去的第八个儿子,也是他悉心培养十八年的皇位继承人。是年宋宁宗年过半百,后宫早已无出。对朝廷和天下来说,皇位有无储君至关重要。赵扩无奈之下,决定从宋太祖十世孙内选取皇位继承人。当时已继承皇弟沂王赵抦王位的是赵扩亲选的宗室赵希瞿之子赵贵和。第二年,既嘉定十四年(1221)六月,赵扩立赵贵和为皇子,赐名赵竑。天下尽知,赵竑作为唯一的皇子,自必在宋宁宗驾崩后登上皇位。

按《宋史》来看,继任宋宁宗皇位的是宋理宗。

宋理宗是不是赵竑呢?答案是个否字。

赵竑身为唯一的皇子而最终未能登上皇位,原因有二:

一是赵竑的王妃吴氏性极忌妒,对赵竑的其他宠姬不能相容。她每次入见杨皇后,都极言赵竑之短。杨皇后为使他们夫妻和睦,在某日内宴时,特赏赐一枝水精双莲花玉簪,命赵竑戴于吴氏头上。不料仅过数日,吴氏的忌妒心再发,二人争吵间,赵竑失手将杨皇后赏赐的玉簪打碎。吴氏即刻入宫,在杨皇后面前状告赵竑,将他打碎玉簪之事添油加醋地渲染。杨皇后闻言,震怒异常,遂动上废储之念。

二是赵竑丝毫不懂自己尚为太子,最需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哪怕当时太常少卿真德秀对他说有“皇子若能孝于慈母而敬大臣,则天命归之矣,否则深可虑也”的劝谏。赵竑非但不听,还对掌朝权相史弥远因“信任于后,遂专国政”之事大为愤恨,竟在某日将史弥远名字写于案几,怒火难抑地称“弥远当决配八千里”,又指着宫壁地图上的琼州和崖州说道:“吾他日得志,置史弥远于此。”意思是等我异日登基,必将史弥远流放海南。

像这样的私密之言很难传出去,但史弥远能成为横跨包括未来在内的三朝权相,自有他人难以想象的政治手腕。当赵竑被立为皇子后,史弥远自须探知未来天子的内心所想。当他得知赵竑有喜爱鼓琴的嗜好后,便秘密买了一个善于抚琴的美人送给赵竑。赵竑终究年轻,以为史弥远不过是投其所好,未觉察其真实用意。在史弥远那里,说是“私厚美人家”,实际上是将该美人的父母视为人质,她便不得不听命于史弥远下达的监视赵竑一举一动的命令。赵竑说出那些负气之言时,该美人恰好在旁,自然密告史弥远。史弥远闻讯后又惊又惧,立即谋划如何废除赵竑。

为达到目的,史弥远命门客余天赐在绍兴物色了一对出身低微的赵氏远宗兄弟入临安培养。在赵竑被立为太子翌年,即嘉定十五年(1222),那对兄弟中的哥哥赵与莒被立为沂王嗣,授右监门卫大将军,赐名赵贵诚。为使赵贵诚学识有成,史弥远秘密找来国子学录郑清之,称赵竑不堪重负,不如秘密培养赵贵诚,嘱咐郑清之为赵贵诚老师,并称一旦成功,“弥远之坐即君坐也。然言出于弥远之口,入于君之耳,若一语洩者,吾与君皆族矣”。意思是许诺郑清之日后为宰相,但这些话只能你我两人知道,一旦泄露,便有灭门之祸。郑清之应允后即入沂靖惠王府为教授,每日教赵贵诚习文。后者也未辜负郑清之的培养,学识上一日千里。当郑清之将赵贵诚诗文翰墨给史弥远观看时,史弥远赞不绝口,并问郑清之赵贵诚品性如何,郑清之的回答是,赵贵诚的贤德数不胜数,“然一言断之曰:不凡”。史弥远再三点头,内心立赵贵诚为帝的想法更加坚定。

两年后的嘉定十七年(1224)闰八月三日,在位三十年的宋宁宗赵扩驾崩于福宁殿,史弥远得知消息后,立刻命郑清之去见赵贵诚,告知欲立其为帝的想法。不料赵贵诚始终一言不出,郑清之急了,说道:“丞相以清之从游之久,故使布腹心于足下。今足下不答一语,则清之将何以复命于丞相?”意思是我受丞相之命追随你,眼下到处为你布下心腹,你却一言不发,要我如何回复丞相?赵贵诚这才慢慢说了句“绍兴老母在”。这句话显示了赵贵诚的城府,意思是我母亲还在世,你们要我篡位为帝,只怕有灭族之灾。

郑清之赶紧将赵贵诚的话回禀史弥远。后者见赵贵诚心思缜密,更为赞叹,当即下令将赵贵诚接入宫中。他特意嘱咐出迎的宫人说道:“今所宣是沂靖惠王府皇子,非万岁巷皇子,苟误,则汝曹皆处斩。”

这时在东宫的皇子赵竑也得知天子驾崩,自觉到了自己登基之日。他在府中等着宫内来人迎接,却怎么也等不来迎接之人。黄昏时他见府外一队人马行色匆匆,却过府不入,心生疑窦,过不多久,又见那队人马族拥一人再过府前。因天色昏暗,看不清被拥之人是谁,心中更加疑惑。

宫内的史弥远片刻不闲,他知要完成废立政变之事,若杨皇后不同意,自己免不了人头落地。于是又紧急命杨皇后两个内侄杨谷和杨石入后宫,将事情告知杨皇后。杨皇后先是震惊不肯,但在杨谷哭拜于地,认为若不立赵昀,杨氏恐有灭族之灾后,终于问了句“其人安在”?史弥远见杨皇后松口,便将赵贵诚带至杨皇后面前。后者手抚赵贵诚之背,说了句“汝今为吾子矣”,便是答应了史弥远另立新帝之意。

众人到宋宁宗柩前后,先行举哀,然后命殿帅夏震守于一旁,以防生变。当百官应召而入,立班听遗诏时,赵竑见自己仍在旧班之列,愕然说道:“今日之事,我岂当仍在此班?”一旁的夏震假惺惺地说道:“未宣制以前当在此,宣制后乃即位耳。”

赵竑信以为真,遂准备听宣。不料见远远烛影中有人已在龙椅就坐。宣制内容竟是先帝赐名赵贵诚为赵昀,登基称帝。当时百官皆拜,贺新帝登基。赵竑如五雷轰顶,不肯下拜,夏震在旁,摁住赵竑跪拜。这时杨皇后宣诏命赵竑为开封府仪同三司,进封济阳郡王,判宁国府。刚刚登基的新帝赵昀加赵竑少保,进封济王。这场惊心动魄的政变就此落幕,南宋也拉开了新天子赵昀“委旧辅史弥远,渊默十年无为”的悲剧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