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雷(著名寓言作家)
爱迪生小时候好奇心特别强,他看到老母鸡孵小鸡,便找了几个鸡蛋,爬到鸡窝里,蹲在鸡蛋上孵。妈妈看到了,不仅没有打骂爱迪生,还表扬了爱迪生的好奇心。
爱迪生没有孵出小鸡,不过得到肯定的他,却以此为起点,最终把自己孵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用很多人都知道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作为主角,有利于吸引读者。)
由于爱迪生的卓越成就,他死后,灵魂也被特别关照,想转世到哪个国家就能转世到哪个国家。爱迪生生前特别向往印度,就兴致勃勃地转世到了印度。(借用转世的由头,让爱迪生换了国籍。)
成了印度人的“爱迪生”,虽然外表变了,但好奇心一点没变——前世的记忆还在。这天家里没有人,他找了几个鸡蛋,兴冲冲地钻到家里的鸡窝里孵了起来。(换个国家孵小鸡,会发生什么呢?)
不久,脾气暴躁的父亲回来了,在房间不见“爱迪生”的影子,找了好久,才发现蹲在鸡窝里孵鸡蛋的“爱迪生”。父亲顿时大怒,一把就把小“爱迪生”从鸡窝里拽了出来,又一下甩倒在地,“爱迪生”的小脑袋碰到坚硬的地面,当即鼓起一个大包。小“爱迪生”又疼又怕又委屈,裂开嘴巴哇哇大哭起来。
父亲更气了,怒骂道:“你这个没出息的傻瓜,还没打呢,就哭,哭什么呀哭?给我闭嘴!不准哭!”不由分说,一把揪住“爱迪生”的衣服,对着屁股,又是噼里啪啦一顿狠打。打得“爱迪生”不敢哭了,这才余怒未消地罢手。(父亲竟然打孩子?那么妈妈呢?)
这时,妈妈也回来了,她知道了“爱迪生”钻到鸡窝里孵鸡蛋的事情,也很生气,喋喋不休地大骂“爱迪生”是小傻瓜、小笨蛋和小神经病。(妈妈竟然骂孩子?朋友同学什么态度呢?)
当天,街坊邻居们也都听说了“爱迪生”孵鸡蛋的“蠢”事。他们见了“爱迪生”,不是叫他傻瓜笨蛋,就是叫他神经病。连过去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也都见面就嘲笑他。
从此,“爱迪生”变了,他不敢上学,不爱出门,不爱讲话,不爱活动,整天闷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发呆。尤其严重的是,由于孵鸡蛋被父亲打得吓破了胆,不要说看见鸡窝、看见鸡、看见蛋叫就吓得晕倒,哪怕听到“鸡”、“蛋”、“窝”等字也会吓得浑身筛糠。
每次见“爱迪生”这样,父亲更觉得“爱迪生”是个没出息的窝囊废,异常气恼,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住“爱迪生”,就是一顿乱打。
妈妈也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孩子,觉得“爱迪生”是家里的累赘和耻辱。
“爱迪生”也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一点用处的多余人。他越来越孤僻,越来越郁闷。家人更容忍不了“爱迪生”了,就把孩子送进了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的第三天晚上,“爱迪生”吃药过量,当夜暴毙!(同样的爱迪生,换个国家,竟然差别这么大,这是为什么呢?)
据考证,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死后也转世来到了印度,由于小时候读书太差,被老师一巴掌打傻了!(爱因斯坦换个国家,跟爱迪生一样,也是同样的悲剧上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作者解读:
该寓言借用爱迪生的故事,让爱迪生换个国家,其实也是换个父母,换个原生家庭,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为什么同样的爱迪生,命运却天壤之别呢?因为父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