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吕斌,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小溪流》《读友》《小学生时代》等刊物上发表过小说、散文600多万字,有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试卷和课外读物,作品多次选入各种书籍,获得过张天翼儿童文学奖、《少年文艺》(江苏)年度佳作奖、《读友》杯优秀作品奖等几十种奖项。著有个人文集《美丽乡村》《惊险时刻》《狼甸子》等。
◎吕斌
我主要写儿童中短篇小说,也写儿童散文,经常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上海、江苏)《小溪流》《读友》《莫愁·小作家》《知心姐姐》《小学生时代》等刊物上发表。我热爱儿童文学创作和我的经历有关。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北部一个叫荞麦塔拉的地方,荞麦塔拉是蒙语,汉语是狼甸子,我在这里读完了小学和初中、高中,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在我读过的学校当老师。我的儿童小说大多取材于这片土地。
后来因为工作调动,我到市报当编辑、记者,离开了学校,远离了农村,生活在城市里,但是,我经常回到我的故乡,关注村庄的变化,关注这里孩子们的变化。为了体验孩子们的生活,我到小时候抓过蚂蚱、扑过蝴蝶、割过草的田野上行走,回顾儿时的往事;到儿时的伙伴儿家里闲谈,听他们讲述孩子的念书过程;接触孩子们,询问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感受,从中发现儿童小说的题材,获取儿童文学的闪光点。
我进行儿童小说创作,不是一帆风顺,开始学着写的时候,有为难情绪,觉得怎么努力,发出去的稿件都不能被编辑采用,也不会被小读者接受,我迷惘的是不知道儿童小说应该写什么,怎么写。作为基层作者,在北京、上海等儿童刊物上发表作品是一件很难的事。儿童小说发表怎么难呢?举个例子。2017年7月我给《儿童文学》发去了一篇小说《燃烧的石头》,编辑看了后,给我回信,说是写得不错,提了几点修改意见,我按照编辑的修改意见,修改了三次,才过终审,在《儿童文学》2018年8期发表,被选入《2018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希望出版社)。
写儿童文学,我的体会有如下几点。
首先题材要新。我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文研班读书时,写作老师告诉我们,写小说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我按照这个说法写了多年小说,效果不是太好。我发现儿童文学刊物发表的小说很注重题材的新颖,也就是说,在乎写什么。既然这样,那就在题材上下功夫。我生活在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市,老家是赤峰北部的阿鲁科尔沁旗,属于山区,山高沟深,动物种类繁多,应该把这种有特色的景象写进小说里,增加特殊地域的神秘色彩。
其次,主要人物要有德、善、美的因素,即便写孩子的不当言行,也只能写成次要人物,是处在不能明辨是非阶段,是偶尔的,是主要人物的陪衬,最终能成为一个好孩子。比如发表在《儿童文学》上的小说《一匹小马》,获得了张天翼文学奖,里面有个和主人公对立的孩子,处处为难主人公,当主人公遇到生死危机时,他勇敢地出手相救,体现了一个孩子骨子里的善良本性。
再次,我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有原型,那就是我和哥哥儿时的一些经历,故事、细节来源于此,有的小说是原汁原味,比如在《儿童文学》上连载的《1978年的冬天》;有的经过加工,使之成为今天的生活,比如发表在《少年文艺》(上海)上的《一道数学题》,《小溪流》上的《草原遇险》等。儿童不喜欢听大道理,喜欢看故事,特别喜欢看没有看过的故事。我小时候,晚上坐在炕上,听妈妈讲故事,听得津津有味。同样一个故事,第一次听很新鲜,第二次听就少了兴趣,第三次就厌倦了。文学上的说法是:一个好的词,第一个作者用是天才,第二个作者用是庸才,第三个作者用是蠢才。不重复前人讲过的故事,要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
最后,写法上讲究一些技巧,为了加快情节的转化进度,省去传统的过渡,要尽量有画面感。语言地域化、口语化,使读者读来觉得亲切、朴实。
在儿童小说写作的过程中,通过编辑的回复,我渐渐有了另外一些体会。我写过一篇山区孩子冬季搂柴火的小说。别的地区的孩子可能不知道搂柴火在是怎么回事,特别是盛产煤的地方,没听说过搂柴火。这种题材起初我没有把握,发给杂志,编辑回复说:写小说的人没搂过柴火,搂过柴火的人不写小说,你既搂过柴火,也写小说,两个条件都具备,所以只有你能写出来这种小说,很新颖。
我写过一篇孩子寒假钉盆盖的儿童小说,用高粱秆钉盆盖,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个陌生的内容,我们赤峰北部的乡村种植高粱,农民用高粱秆钉盆盖是传统,我小学二年级跟着母亲学会了钉盆盖,利用假期到镇子上卖盆盖。写熟悉的生活得心应手,儿童看着这种小说应该新鲜,我把小说写出来,发给了江苏的《少年文艺》,编辑回复说:《钉盖卖盖》通过终审了,我觉得您的文字很好,期待看到您更多好作品!
我还写了另一种小说,把特殊的地理环境贯穿始终,让主人公在这种环境中活动,增加神秘感,这对于孩子了解远方的世界很有帮助,比如小说《跟着哥哥出远门》,写两个孩子过洪水沟,爬高山,过草地,中间遇到各种动物,他们战胜了各种困难,到达目的地。这是不是有点《西游记》的味道?这种小说发给编辑,编辑立刻回复决定采用。
总结起来有这么两点经验,一个是多读各种儿童文学刊物,看看它们都发表什么样的作品,是怎么写的,甚至每一家杂志发表的小说有多少字都要弄清楚;另一个是不要写出作品发给刊物,而是反过来,看看刊物需要什么稿件,再写什么作品。换句话说,不是你要发表什么稿件,而是编辑需要什么稿件,对症写稿。
以上是我的儿童小说的创作经验,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