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转移安置,是对我们生命负责”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C06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吴雪平)9月24日,在龙华区民治街道一处临时安置点,看着屋外被狂风撕扯的树木和密集的雨幕,市民王先生心有余悸地对记者说,“一开始看天气预报,觉得可能跟以前的台风差不多,社区要求转移时我们还有点犹豫。但现在看这风势雨量,才知道政府的果断决策太正确了!这是对我们生命负责。”

在龙华区民治街道,王先生一家23日傍晚在社区工作人员协助下,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他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已转移居民的心声。

此次超强台风被气象部门认定为近年来影响该区域强度最大、破坏力最强的台风之一,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面对如此严峻的威胁,龙华区在台风登陆前48小时便启动了大规模预防性措施:高危区域人员应转尽转、工地停止施工、景区商场关闭、公共交通调整甚至停运、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一系列举措迅速实施到位。

在此次台风防御工作中,一个声音在受影响的社区居民中响起:果断充分的防御措施,在巨大的自然威力面前,被证明是绝对必要且至关重要的生命财产安全“守护盾”。

在福城街道一社区,社区负责人已经连续奋战多个昼夜,组织排查隐患、动员转移。“确实有少数居民最初不理解,觉得我们的举措影响了正常生活。但我们宁可事前听‘骂声’,也绝不愿事后听‘哭声’。”他指着窗外愈发凶猛的风雨,“你看现在的状况,任何一丝松懈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居民的认可和理解,是我们最大的安慰,也证明了我们全力以赴的防御工作方向是对的。”

气象专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呈现增加趋势,超强台风等灾害的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也在上升。因此,基于最不利情况、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防御策略,是现代城市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必然选择,其实质是建立在科学研判基础上的底线思维和极限应对,旨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街头巷尾,虽然风雨交加,但社会秩序井然。无数坚守在防汛一线的工作人员和积极配合的市民,共同构筑起抵御灾害的坚固防线。居民们从最初可能的疑虑到如今的坚定支持,深刻诠释了面对超强自然灾害时,最高标准的防范措施,是对生命至高无上的尊重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