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共情携手众志成城 守护城市万家灯火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C03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台风“桦加沙”黑云压城,龙华大地却亮起另一束光:政府提前排险,社区挨个敲门,公园场馆应声关停,企业工地秒级停工。万家灯火,没有一盏因风而灭;城市温度,在狂风暴雨里不降反升。

把“防”字写在最前,政府就是“主心骨”。9月21日,龙华区三防指挥部一声令下,8924人次、2958车次扑向8511处风险点;214个工地、245台塔吊、44个深基坑被“翻箱倒柜”过筛。110支应急队伍、1.1万人枕戈待旦,各地的各类应急物资全天候待命。一群人盯着监控中心,一群人轮值在值班室,一群人走街串巷查隐患……六个街道抽调的数千精干应急抢险队伍吃住在街道,以“敢打必胜”决心,以“无奋斗,不龙华”的精神,坚守在抗台风一线。这些枯燥数字是最硬核的宣言——把危险提前掐灭,就是让市民无需担惊受怕。他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不待我的紧迫感,用“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

把“暖”字送到门口,社区就是“娘家人”。“阿叔,台风来了,窗户我们帮你修!”民乐社区网格员带着工具包,赶在台风来临为独居老人封窗、搬花盆、买青菜。一个动作,赛过千言万语。章阁社区铜锣敲得震天响,“哐哐”声里菜农收起塑料棚;大水坑社区30分钟协助80名工人撤离,其中40名残障员工被背下楼、扶上车。这些逆行的背影,就是龙华的“柔性铠甲”。“老熟人”敲门、“一对一”帮扶、“网格+气象”直达——社区把预案做成人情味,把转移做成“走亲戚”。风雨未至,温暖先到;灯未熄,心先暖。

当45所学校的应急避难场所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和嬉闹声,这或许是台风天里最动人的乐章;当务工人员在安置点吹着空调、吃着泡面、玩着游戏,这或许是台风天里最松弛的场景。动人的乐章、松弛的场景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广大社区干部丈量社区最生动的注脚。婆婆嘴是他们守护群众安全的执着和挚爱,迈开腿是他们战胜台风的责任与担当。做完这一切,他们又冲进风雨里,只留下厚实的背影。

把“停”字果断按下,城市学会“深呼吸”。66个公园绿道、45所学校场馆、9大文体地标、全区医院普通门诊……一夜静默,万人撤离。看似“停摆”,实则是城市理性运转的“另一种速度”。有人抱怨“门诊停诊太突然”,卫健部门把急诊、住院、互联网医院全部撑起来;有人担心“孩子停课没人带”,45所学校秒变避难所,千余群众入住,热水、泡面、凉席、药品一样不少。龙华区各大产业园按下“暂停键”,把“利润表”暂时换成“安全表”。“关”是为了更好地“开”,“停”是为了更快、更愉悦地“回”。会踩刹车,才会踩油门;懂得克制,这座城市才有韧性。

政府、社区、企业、市民,大家在同一阵风里同频呼吸——你为我关灯,我为你守夜;你替我搬花盆,我替你留车位。万家灯火,从来不是一盏独明,而是千万束微光相互兜底。

风卷残云,终会散去;灯火通明,才是常态。龙华战“桦加沙”,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万人同心的日常:政府把风险挡在门外,社区把温暖送进家门,市民把信任留在心里。

当最后一阵风掠过阳台,我们记住的不是风力等级,而是有人替你拧紧的那颗螺丝;不是降雨量,而是有人为你撑起的那把伞。共情携手,众志成城——这座城市最亮的灯火,永远叫“在一起”。龙华新闻记者 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