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铁脚板织密排查网 暖心肠守护千万家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B07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光明供电局全面梳理排查用电安全隐患。

玉塘街道工作人员清点防汛物资。

马田街道严格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环卫工人在加固树木。

新湖街道网格员进行拉网式排查。

编者按

近日,全区各部门、单位、街道密切关注台风动态,持续加强隐患排查和应急值守,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进行再排查、再加固,动态消除各类安全风险,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全力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微治圈网格员

开展“回头看”巡查

光明街道微治圈全体网格员穿梭于大街小巷,重点巡查老旧房屋隐患、危险建筑物住人情况及危险边坡,对发现的问题立即上报并协助处置,坚决落实“危房不住人”要求;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通过居民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实时推送台风动态、防风避险提醒及“五停”指令;线下开展“敲门行动”逐户传递信息,向低洼、临河区域居民反复讲解避难路线并协助熟悉转移流程,积极协助愿意前往应急避难点的居民整理物资、引导路线,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并对照户籍信息逐一电话联系未在家住户,确保通知全覆盖;同时深入街巷提醒居民清理阳台与天台杂物、收回临时雨棚、加固户外物品,严防高空坠物,提前准备两到三天饮用水、食物、常用药品及应急包,非必要不出门。

网格员还对“五停”涉及行业开展“回头看”巡查,重点督查建筑工地、“三小”场所、临街商户等重点点位,发现违规开工赶工立即通报整改,用脚步丈量每个角落,确保隐患排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组织实操培训

提升应急抢险能力

凤凰街道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安排195人下沉社区,确保随时处置突发险情。目前,雨衣、膨胀沙袋、手电筒等应急物资充足,泵车、发电机、抽水机等设备已提前装车,可及时投入抢险。街道依托“智慧凤凰”系统对在册的588处重点风险点位开展全覆盖、多轮次排查。截至9月23日12时,凤凰街道累计出动1226人次,巡查积水点126处、建筑工地53处、河道45处、老旧危房824间、危险边坡69处;巡查行道树5987棵;巡查广告牌76处;巡查雨水箅子821个。目前,已开放辖区5个社区避难场所,1个学校类避难场所(光明区实验学校)。安排商超、工业园区及物业小区等49处地下空间开展挡水板安装演练,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设备实操培训,提升应急抢险能力。通过微信群、上门入户等方式,及时告知群众台风预警信息,提醒企业、门店等场所落实防台风“五停”措施。

建立联动机制

应急救援快速响应

新湖街道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雨水箅子、行道树、路灯、广告牌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持续开展修剪树木、维修路灯、漏电检测等行动,确保市政设施安全运行。下穿隧道提前清淤并安排专人值守,保障交通畅通无积水。

新湖街道应急办落实“叫应”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和防范提示,确保通知到户到人。各部门、社区积极利用物业群、网格群等平台开展防灾宣传,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街道与区消防救援大队、城管、交警、卫健、民政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应急救援时能快速响应、有效处置。各部门自23日起加强值班备勤,全力做好台风防御期间应急处突准备。

物资完成清点

确保随时调用

公明街道成立专职救援队伍1支、兼职应急救援队伍9支270人,所有人员响应期间均到岗到位。依托广东应急“一键通”平台,实时查看责任人在线及激活情况,街道、社区及企业三级三防责任人共342名已全部激活,确保指挥指令一键直达、响应迅速,并建立“街道-社区”两级储备体系,现有发电机4台、冲锋舟9艘、抽水泵6台、探照灯64个、铁锹90把、手持扩音器31个等相关救援物资,各社区均按“自给自保、辐射周边”原则建设应急仓库,物资统一登记、动态更新,目前已全部完成清点、补库、上架,确保随时调用。针对易涝点、低洼区域与重点部位实施动态监测预警,提前部署专人24小时值守,完成全面疏浚和设施检查,设置警示标识与隔离设施,抽水泵、移动泵站等关键排涝设备全部处于热备待命状态,随时可调度使用。

截至记者发稿时,公明街道已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007人次、车辆225车次,巡查积水点76处次、建筑工地223处次、河道40处次、老旧危房2469间次、危险边坡179处次、广告牌584处次、公园34处次、小型工程25处。

针对隐患房屋

拉线封禁处理

玉塘街道安排工作人员下沉协助各社区深入辖区自建房、工业园区、边坡河道,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存在风险的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进行加固或拆除,对有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拉线封禁处理,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止人员靠近,并重点巡查辖区积水点及建筑工地,对工业园区内的排水系统进行细致检查与疏通,确保排水畅通,避免内涝发生。同时,全面排查社区自建房、工业园区宿舍楼顶及附属设施稳固情况,仔细检查太阳能热水器、防护栏等设施固定情况,及时清理楼顶垃圾和杂物,防止因台风吹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街道安排专人针对边坡河道进行定时巡查,密切关注水位变化和边坡稳定性,重点聚焦菜地、老旧房屋、低洼地带、边坡等重点风险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逐户走访居民,并发放防御台风温馨提示,提醒居民做好防护。

组建应急队伍

24小时备勤备战

应急响应启动后,区城管系统立即进入临战状态,组建的7支共921人的应急队伍24小时备勤,各类应急物资准备就绪,确保随时可投入抢险救援。防御工作聚焦关键领域:在园林绿化方面,已完成对全区超12万棵道路及公园树木排查,并加固4385棵、修剪1060棵。在环境卫生方面,加强对易积水路段巡查,协助清理雨水箅子超过2300个次。在城市照明方面,对全区7万余盏路灯及千余台配电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并对部分景观照明实施断电以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城管系统各部门协同作战,对户外广告、垃圾填埋场、边坡、在建工地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安全转移安置相关人员186人。

在建水务工程目前已全部停工

区水务局已组织重点关注易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河段,并提醒属地街道做好河道周边涉水风险防范工作,提醒群众台风暴雨天气远离河道,其中景观河均落实专人巡查,并进行封闭。在建水务工程已全部停工,全部落实安置位置,并抢抓台风登陆前的窗口期,扎实督导在建工地对围挡及交通护栏加固等。通过智慧水务调度平台向相关责任人提醒做好台风暴雨防御工作。根据气象部门研判,本轮台风暴雨集中在夜间,重点提醒防护对象提前安装挡水板、备足防汛沙袋等,已对各重点防御对象落实具体防汛联系人,紧急情况可联系水务部门协助防汛。

检查农贸市场

逐项梳理风险隐患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检查组聚焦台风防范关键环节,对各市场防风防水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细致核查,重点查看市场顶棚加固、门窗密封、排水系统通畅性等关键部位,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地见效。检查组要求各市场开办方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照台风防御标准,逐项梳理风险隐患,确保防风加固、排水疏通等措施不留死角,从源头筑牢市场安全防御基础。充分发挥监管所监管专员作用,加大对市场台风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力度,确保各项防范要求落地落细,各市场按要求做到“应停尽停、应关尽关”。市场方做好停业期间物业安全和应急强险准备,如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属地社区、街道。

提前修补加固

排查用电隐患

光明供电局已组建24小时应急值班队伍,保持与社区居民及企业紧密沟通,确保故障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响应处理,市民如遇相关紧急情况,可联系光明供电局抢修热线95598。工作人员主动靠前,精准施策:联合37个社区,通过线上渠道广泛宣传台风天安全用电知识,提升居民防范意识;同步深入社区,全面梳理排查社区用电安全隐患,提前完成修补加固,打好防灾“预防针”。针对光明区59家重点企业单位,光明供电局实施“点对点”专属对接服务,协助提醒并配合特殊时期用电保障计划,确保关键企业在台风期间平稳运营和安全生产。

聚焦重点场所

开展拉网式排查

马田街道聚焦八类重点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在工地及小散工程领域,已对在建工地的塔吊、脚手架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暂停高空及露天作业,加固或拆除危险设施,并撤离现场人员。截至目前,累计出动132人次、车辆36台次,巡查建筑物165处次,暂未发现异常。所有易涝点均落实“一点一册”预案。

马田街道加强各类设施巡检维护。已巡查路灯4000余杆次、景观灯30处、专变22处、控制箱126处,检修11处,未发现漏电现象。累计检查行道树14461棵,加固修剪8029棵,清理雨水箅子887个次,有效防范树木倒伏和路面积水。此外,对2处水库、“2+4河渠”、15处边坡和78处地下空间开展全面巡查,备好防水板、沙袋等物资,确保安全度汛。街道统筹储备各类防汛物资,包括橡皮艇18艘、救生衣175件、雨衣200余件、编织袋1.2万余个、警戒带400余卷,确保物资随时可用。组建136人的半专业应急抢险队伍,24小时在岗待命,并配齐防护装备。辖区14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已全部开放,做好清洁与物资补给,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临时安置。

光明新闻记者 黄国焕 雷小林 李军涛 龙冠斌 卢正辉 李立治 俞冰传 王晓冬 熊丹丹 通讯员 宋艳 聂和生 龚秋丽 江华源 黄樱珊 朱慧冰 李烨 汪火勇 刘萱婷 李相蕊 廖静秋 陈瑞兰 周翔 黄俊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