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方
看了9月9日《龙华新闻》的《六街道出实招治理电单车 让城区颜值更高交通更顺》,作为在龙华生活三十年的龙华人,也想说一说龙华的电单车。
电单车也就是电动自行车,是一种以蓄电池作为动力的轻便自行车。没有尾气排放,也算是绿色的交通工具。但在2003年深圳开始禁摩之前,龙华是没有电单车的,因为之前有摩托车作为短途的交通工具,电单车还没有市场。2003年深圳开始全面禁摩后,龙华的电单车才逐渐多起来,作为代步工具,的确方便了龙华人的出行。但龙华的电单车走的路并不顺畅。因为电单车是新兴的交通工具,既有别于机动车,也不同于非机动车(自行车),执法、管理长期处于模糊地带,没有统一的标准。电单车就如非驴非马的家伙,长期游走在法律边缘。那些年电单车普及率并不高,大多数龙华人都持观望的态度谨慎对待电单车,使用率较高的都是一些特殊行业从业者,如卖菜、送报、送气、送水、水电检修外勤人员等。虽然,电单车还没有专用通道,但电单车带来的问题并不突出。只是电单车没有合法的身份,上路不是那么理直气壮。
2005年我开水店用电单车送水,虽然干的是服务民生的活,但上路还是提心吊胆。所以,我曾在报上发文呼吁:给电单车一条生路,尽快给电单车一个合法的身份。在舆论禁电之争中,我是坚定的挺电派。后来的发展证明,挺电派赢得大多数群众支持,政府也是顺应民心。但没想到随着电单车获得合法身份(可以上牌)后,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尤其是乱停放,阻碍交通最为突出。近几年,龙华的电单车呈爆发性增长,街头巷尾随处都可以见到电单车,地铁站周边、大型商圈更是被电单车围得水泄不通。连机动车道也停放了不少电单车,大大降低了通行效率。现在我很怕去人多、车多的地方,怕塞在那里,突围不出来。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多的是心理。
我十分支持龙华各街道整治电单车的方式方法。龙华区人口密集,公共交通不甚发达,区间短途出行需求十分旺盛,加上龙华的地势高低不平,走路和骑自行车都较费力。龙华的出行现状是地铁太少,公交太慢,打车太贵,单车太累,而电单车恰以其便捷、灵活、省力的优势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所以,电单车才会成为龙华人短途出行的首选。但电单车太多了,超过了道路的承载能力,也会降低出行效率。
现在,龙华的电单车乱象的根源是龙华的电单车太多了,我认为,可以加以限制,遏制电单车野蛮生长。如以家庭为单位,如果不是以电单车为谋生工具,正常家庭有一辆电单车作为短途通行工具就足够了,但现实是有的家庭人手一辆电单车,有的人还有几辆电单车,坏了也不报废,随便往街上一扔就成了僵尸车,更加剧了道路的拥堵。一些小区、商业区、工业区在对待电单车的问题上矫枉过正,一刀切地把电单车挡在外面,连业主、商户的电单车也禁入。大量电单车被迫停在外面,也加剧了道路的拥堵。
予人方便,才能予己方便。我们既要约束自己,也要想到给他人方便。龙华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电单车行驶路权,不要太任性,龙华的电单车才会走得更平稳、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