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超
散文集《一座莽山与一条长河》是一位侗族作家李代权,献给故乡贵州黔东南侗乡的一曲恋曲。他的散文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深切,意境优美,其中不乏关于人生的独特思考。
作为黔东南赤子,李老师自青年时便远赴他乡,这本书里的字里行间皆流露着他对侗乡土地的深厚情感。作者将山路、侗寨、莽山、溪谷、长河等自然景致,与侗族先民的迁徙历程相融合,让莽山与长河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味和别样的审美底蕴。他对故乡一山一水的念念不忘,总在笔尖不断铺陈。《司头寨》中:“……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随地势的起伏波浪式地往后山延伸着。寨前田园、绿水、古木,寨后群山绵延,茂林苍翠。像这样山清水秀的村落肯定是人见人爱的。我小时候,特别好看的水云嫂从山那边嫁过来,嫁给长相并不咋样的四狗哥,大人说她是看中四狗勤劳……”作者紧扣贵州高原独具一格的地理风貌,以及土司侗寨里别具风情的地方物事,再融入自身的童年记忆来编排素材,抒发对山寨的深情,故乡那些雅致而又神奇的景致,清晰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当代著名作家鲍十在给这本散文集所作的序中说:“翻遍李代权送来的这摞文稿,我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散文就是有韵味的。代权的这些文章,无论是追叙故土亲情不老情怀的,还是书写人生旅途诗情画意的,抑或是抒发人世沧桑富有哲思的,都充满了韵味无穷的美感和感悟美好生命的真诚。”李老师的散文特点在以下例文中尤为明显:
“汩汩的溪水在陡峭的右山脚下流淌,层层梯田从溪边开始往地势平缓的左山方向延伸。因势造田,应田而居,是我们祖先的智慧。这塆中的良田和山上的肥土是我们先辈的功德。记忆中的这个时节,这弯田土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花的亮丽招惹来穿梭如织的蜂蜂蝶蝶,蜂蝶们在花簇上热闹,一块块金灿灿的油菜田组合成大山川谷中一种特别的景观。”(《走进童年的山塆塆》)
……
李老师的家乡在黔东南深处,那里的侗族同胞至今仍完整延续着本民族的生活脉络,浓郁的民族风情在山间流转。李代权的散文写作,有生活感悟、有乡愁乡情、有思想能量、有真诚善意……如散文集中的《父亲的桥》《故乡的洋楼》《我们的清晨》等,作者以细腻雅致的笔触、灵动优美的文字,将读者引入色彩绚烂、宛若梦境且满含诗情画意的侗乡,传递出自己对故土家园那份尤为深沉的眷恋之情。在广东清远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李老师,把清远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书中也收录了部分热情描写他在清远走过的路、见过的风景、经历的事的散文,如《江月小酌》《永恒的泪水》《级长》等,写得恣意又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