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王雪敏)9月17日,民治街道召开2025年第二批社区民生微实事评审工作会议。会上,街道相关负责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和项目评审专家等组成“评审团”,对第二批16个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创新性、效益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提出改进、完善建议,让项目在落地实施时能真正惠民利民。
据悉,此次第二批共16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延续了民治街道“群众点菜、政府服务”的务实作风,从企业发展到市民生活,从硬件改造到软性服务,多方面体现基层民生关怀与治理创新。其中,北站社区打造街角公园,“见缝插绿”,闲置地变“金角银边”,激活治理微空间。北站、上芬、新牛、民乐、民强社区规划电动车停车位,分设暖心通道,消除人车混行隐患,让居民安全感瞬间“拉满”。北站、民乐、大岭社区以民生微实事工作为抓手,开展系列惠企服务,通过政策宣传、资源链接、法律咨询等服务,激发辖区企业内生动力,助力区域经济提质升级。
会议现场,各界代表认真聆听民生微实事项目的详细介绍,围绕项目的可行性、惠民性、预算安排及实施路径展开热烈讨论。代表们对成熟可行的项目踊跃点赞,对存在优化空间的项目也坦诚建言、积极献策。
会议指出,民生微实事必须始终以群众满意和群众受益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倾听民声、汇聚民意;要强化项目实效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精准投入、高效使用;应全面加强政策宣传与舆论引导,提升项目公众参与度与社会影响力。
会议强调,民生微实事项目应紧紧围绕街道当前重点任务,增强创新意识,积极统筹整合多方资源与力量,扎实推动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品牌特征的优质项目,持续打造和提升民治街道民生服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