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峰
经常听人们说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痛楚,其实,我们可以扪心自问:当父母有一天老成了孩子,我们又会如何陪伴照顾他们,让父母安享晚年呢?
多一点感恩之心。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哪一个孩子不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哪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倾注了父母全部的心血?因此,当父母老成了孩子,我们在照顾他们的时候,应经常想一想,正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和日夜操劳,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我们对别人的帮助尚且知恩图报,何况是生我们养我们耗费毕生心血和钱财的父母呢?因此,我们要多抽出一点时间陪伴他们,尽心尽力照顾他们,即使我们不做什么,在他们身边待一会儿,于父母而言也是一种温暖的慰藉。
多一点敬爱之心。当父母老成了孩子,他们的耳聋让沟通变得无比艰难吃力,他们记忆力衰退,甚至叫不出我们的名字,他们眼睛昏花会认错人,他们的腿脚迟缓,跟不上我们的步伐。这有时难免让我们急躁。但请你不要着急发火,少一点苛责,多一点敬爱之心。《论语·为政》中,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顺父母,物质供养很重要,精神关爱更重要。我们对犬马都能加以饲养,如果没有敬爱之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何区别呢?即使父母有不对的地方,也不要过分计较,而要委婉温和地劝说,多一点耐心,不要抱怨,不要冲撞父母,不要耍脸色,表情和顺,满足他们的心愿,记住他们的生日,把饭菜煮得稀烂一些,给他们穿舒适的鞋子和衣服,耐心地听他们的唠叨。
多一点怜惜之心。想想父母在人生壮年之时,是多么生龙活虎,他们的身材是多么挺拔如松,他们的臂膀是多么坚强有力,他们的大脑是多么清晰敏锐,他们像巍巍高山一样给我们依靠,像参天大树一样给我们以庇护。当父母老成了孩子,我们要对父母多一点怜悯之心,多一丝疼惜之意,多一点体贴呵护,多一些理解和尊重,陪他们在重温往事的乐趣中增加对抗衰老和疾病的信心和力量,获得从容面对离别和死亡的勇气和胆量。
鸦有反哺之心,羊知跪乳之义。当父母老成了孩子,让我们多一些感恩之心、怜惜之心、敬爱之心,用陪伴与关爱,用温情和细心,回报他们养育之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