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人大代表来“挑刺” 织牢十五运会保障网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B03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人大代表深入赛事场馆调研保供电工作。

今年10月-11月,十五运会足球、马术、自行车三个项目将在光明举行。如何借赛事之机,推动城区品质与治理效能双提升?光明区人大常委会公明街道工委(简称“公明街道人大工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根据代表专业背景组建专项调研组,以“办赛事办城市双提升”为目标,紧盯十五运会筹备、场馆氛围、停车空间、交通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保障攻坚。

20余条建议

筑牢赛事协同保障网

“大型活动保障最怕的不是技术难题,而是责任不清、协同不畅。”年初,在公明街道人大工委组织的专项视察中,来自电力系统的人大代表吴国森一针见血指出关键。

面对核心场馆电力保障筹备时间仅半年的严峻挑战,吴国森多次深入场馆,协同光明供电局开展多轮联合调研,累计向马术中心、足球基地等场馆提出点位通讯、工器具、安保等方面的优化建议20余条,督促整改电缆通道防火封堵不到位、应急电源配置不足等31项安全隐患;并连同文体领域人大代表周占丽、赵鑫共同推动建立起“双馆长负责制”:供电馆长负责送电安全,场馆馆长负责用电运营,双方共同签署保障方案、共担保障责任。这一制度让原本平行的两条线拧成一股绳,确保问题即时定位、协同处置,实现从“谁的问题”到“共同解决”的转变。

不止于此,代表小组将履职阵地前移,积极搭建跨部门协调平台,牵起交通、供电及地铁集团等主体,建立“电力-市政同步施工机制”,着力破解因工程不同步导致的反复开挖、工期延误等难题。在该机制有力推动下,东明大道地铁建设相关工程与竞速小轮车场馆电力管线敷设实现协同作业、无缝衔接,极大提升了建设效率,切实将监督职责转化为保障实效。

7000余个车位

因地制宜盘活停车空间

聚焦赛事期间另一个棘手难题——停车资源不足,公明街道李松蓢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吴国森、袁传旭、陈耿锋等驻站代表,多次深入城中村实地走访,综合运用无人机航拍、居民面对面、部门座谈等方式,联名提出《关于在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周边新增停车空间,保障第十五届全运会交通需求的建议》。

该建议得到公明街道人大工委高度重视,并被列为光明区公明街道2025年重点事项督办。据此,推动规资、街道、交通等部门联动,开展系统化调研,精准摸排出片区内10块、约16万平方米闲置空地资源,4处闲置用地被改造为临时停车场,新增786个车位。

同期,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召开多次协调会,人大代表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光明交警大队多次研讨,建立“片区停车资源协同机制”,协调医院、体育中心、住宅小区、产业园区等加入“错峰共享”计划——赛时,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红花山体育中心和茅洲河文体中心等将作为集中接驳点,辖区学校、物业小区、产业园区对外开放,保障片区交通通行顺畅。

立足短期赛事交通需求,着眼长远民生所需。在街道人大工委的持续推动下,城建规划领域代表发挥专业特长,推动停车设施“平赛结合、长短兼顾”,持续向空间要资源、从源头增加停车供给。一方面,积极推动集约化利用土地,李松蓢立体车库项目已提上区级会议审议,建成后预计可提供近700个停车位;另一方面,鼓励新建项目“适度超配”,截至目前,足球基地片区已依托新建项目新增配建停车场2个,提供车位995个,另有5个配建停车场稳步推进,全部完工后将再新增2693个机动车位,极大纾解片区长期存在的“停车难”症结。

代表的答卷,最终要写在城市和人民的获得感里。光明区人大代表以专业视角发现真问题,以代表身份推动真解决,将“办赛事”与“办城市”紧密结合,不仅保障了赛事的顺利筹备,还探索出电力保障提速、闲置土地活用、交通资源协同的新机制。这是一次代表履职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专业与责任的双向赋能。

光明新闻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吴梦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