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黄国焕 通讯员 麦镇豪 许璇)在光明区薯田埔社区04分格,天还未亮的街巷中,总有两道橙黄色身影格外醒目——来自四川的环卫工赵师傅和何阿姨。他们十五年如一日,以社区为家,用扫帚扫净尘埃,用善意温暖人心,成为居民口中亲切的“社区守护者”。
每天凌晨四点,当人们还在沉睡时,赵师傅和何阿姨的扫帚就准时划过路面,“刷刷”声成了社区苏醒的“专属呼唤”。十五年的坚守,让他们对这片区域了如指掌:哪条路春秋季落叶密集、哪个垃圾点需频繁消毒,都印在他们心里。何阿姨双手布满老茧,却从不含糊分毫,遇到小朋友丢垃圾,还会耐心教其分类;暴雨天里,还会蹚水疏通下水道,社区的每一面模样,都藏在他们的忙碌身影里。“四川人不怕苦,把活儿干好,心里才踏实。”何阿姨的话,正是他们初心的写照。十五年来,他们扫帚换了一把又一把,手套磨破一堆又一堆,但对工作的执着从未改变。
除了清扫工具,何阿姨口袋里总装着薄荷糖——夏天给中暑路人递上清凉,冬天给早起孩子送去暖意。“都是小事,大家舒心就好。”面对感谢,她总轻描淡写。这份善意也换来了社区的温情:社区定期组织慰问,工作人员想多给她一些慰问品,却总是被夫妻俩婉拒,“这是分内的事,人人都一样。”这份朴实和善良,打动了许多人,04分格工作人员自发将办公室和附近部分商户产生的废品,收集并整理好送给何阿姨,何阿姨每次都笑着接受。“这种默契的关怀,让我们像家人一样。”一名社区工作者说。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赵师傅和何阿姨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把“脏、累、苦”的环卫活干出了温度。他们不仅守护着社区的整洁,更用善意搭建起邻里间的温暖桥梁,成为薯田埔社区04分格里一道动人的风景线,诠释着平凡岗位的不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