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华
阳台山,白头鹎翠绿的鸣声
好似浸润了南腔北调的韵律
自从84年前
与那些操着闽吴湘川不同方言的文化种子
在这里不期而遇
它们仿佛增添了语言上的天赋
那是800多枚
高贵的文化种子
从香港岛、深圳河、赤尾村、梅林坳
一路跋涉而来
禾雀花托举起微紫夜色
掩护他们蹑足潜行
这些珍稀的文化种子
比桫椤、土沉香和野生香樟更珍贵
伲侬吴语、闽中方言、四川话和湖南话
在南粤的千年古驿道上穿行
蕉窝坑。游击队员搭建的草寮了无踪影
残垣断壁上“抗战到底”的标语
述说着一个民族的坚韧
溪之谷的山泉水烧得正沸
这些种子以水代酒
痛饮夜渡九龙红磡的惊险与刺激
二百来个日夜
一座山接受文化和思想的浸润
84年后的这个春天
我以一次心无旁骛的攀登
完成对一座英雄山的致敬
注:阳台山,位于深圳西北部。1941年底香港沦陷后,为了从日寇铁蹄下营救出邹韬奋、茅盾、何香凝、柳亚子等文化名人,中共中央南方局发起历时逾7个月的“香港大营救”,先后有800多位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经由阳台山撤往大后方根据地。因此,阳台山又被誉为“英雄山”。
仰望狼牙山
叩问五陀三十六峰 每一座山峰
都能念出那五个年轻的名字: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棋盘陀上
匍匐的每一块石头都怀揣雷电
砥砺着一个民族
宁折不弯的
刀锋
老君堂道观的晨钟暮鼓
一遍遍擦亮那场战事的黑白记忆:
子弹打光了,枪支砸毁了
面对敌寇“抓活的”的痴梦
班长马宝玉大手一挥切开云雾
——“同志们,跟我来!”
带头纵身一跃
万仞之上耸起悲壮之美
老一辈放羊人讲,从那时起
每年九月,八百里太行霜林层染
那株曾经拥揽勇士入怀的
千年古柏,料峭时节
率先抽出冷峻山岩的第一抹
新绿
在狼牙山
风从五勇士纪念塔的眉梢掠过
发出利剑出鞘的啸响
这是一次向死而生的冲锋
群山万壑都在屏气默数:
一、二、三、四......
二、“五”字刚迸出,突然陷于沉寂
那五块燃烧着怒火的石头呵
至今悬在
中国人的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