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青 文/图
每次回到汕头,我最喜欢两条徒步路线,一条是海岸线之旅:从东海岸沿海滨路一路到达礐石大桥;另一条是古建筑之旅:从小公园经外马路抵达中山公园,到天真趣味的假山上绕好几圈才算满足过瘾。
汕头市中山公园已经开放九十多年了,是汕头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公园,见证了城市百年变迁,园中也有着我成长的脚步。中山公园壮观的牌坊东侧,造型奇特的假山吸引着人们的眼光。假山也是1933年建成的,倚在玉鉴湖边,倒映湖面犹如一幅灵动雅致的山水画。假山主体是经海水侵蚀风化的群石,据说它们来自惠来靖海和汕头妈屿,铺以钢筋水泥为骨架进行砌筑,三层叠嶂,形成“怪石嶙峋、洞府幽深”的景观特色。弈亭、梅亭、叙方亭、得月亭、月眉亭、七贤亭、摘星亭遍布其间,设计非常精巧。海石有着魔幻般的图案与形态,无惧岁月沧桑风雨变幻,显露出智慧的神态。若是从狮子林归来,也会觉得这座假山格外玲珑幽趣,有着独特的奇妙美感,是岭南园林建筑之中独树一帜的假山样式。
步入假山南边的朝曦洞,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浮雕壁画,以圆洞门为画卷,以石头的起伏形态为海面入画,刻画着《汕头百载商埠图》。这是2005年4月份在对假山进行修缮保护时,工匠抬头发现一个被泥灰遮盖的额匾状,轻轻凿拨后现出“朝曦洞”三字,环洞口一周凸现树木、洋楼等图案,把周围石壁的泥灰一点点敲剥开来,满墙的壁画从青灰色墙面跃然而出。彩图的雕塑手法是采用水泥浮雕加上矿彩涂染,被称为“汕头的敦煌壁画”。虽然已褪色,仍可从浮雕上清晰地看到古色古香的钟楼、古塔,庄严的领事馆、会馆,蜿蜒伸展的火车轨道、海上的桥梁船舶等。历史学者指出,画面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期汕头作为当年国内开埠最早的港口城市的繁荣盛景。
假山底层有八条阶梯往上、往上每层各隐藏着不同方向的旋梯,壁洞隐幽,曲径迂回,还真未好好算算有多少种走法。每层的山洞中,皆是形状奇异的岩石窗口,似洞穴无数,风盘旋流动,山外的树微笑相视。也有钟乳石样貌的石屏围成一个个空间,石床、石长椅、石凳,像水帘洞中的避暑天堂。每层布局不同,移步换景,转身间石头都变了样子。楼梯扶手皆是奇石姿态,阶梯盘旋,时而平缓时而陡急,沿梯可仰观天色,可俯观青苔。在凉亭中倚栏俯望,广场上紫薇花、蓝花楹随风轻扬,孩子们的笑声传播开来,湖边弈亭中坐满了专注下棋的老人。
小小一方假山让我流连,与孩童们穿梭、分道、只闻其声不见人影,忽而又再会面,侧着转身避让,被另一片风景吸引。在假山中,忘了尘世喧嚣,忘了心中由无数烦恼堆积的丘壑。曾是经过海浪冲刷的石头啊,如果有一天你们醒来,拥有观看的眼睛、倾听的耳朵、思考的心神,是否会感动于陪伴了无数孩子们的成长,也给了成年人默默喜悦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