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讯(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阮芬 庄海欣/文 记者 李楚玲/图)“如今道路宽敞整洁,送快递也更顺畅了!”快递小哥感慨道。志愿者在微信群也纷纷点赞:“社区环境明显改善,整洁有序!”近段时间以来,沙井街道沙三社区党委推行“协同共治、全域联治、长效施治”环境整治模式,发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执法队员、环卫、物业及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以全民清洁攻坚行动为抓手,聚焦环境整治、民生改善与健康防护,推动社区焕发新颜。
协同共治
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
每周五的“全民清洁日”已成为社区常态:参与者手持工具清理楼道死角、绿化带杂物,沿街商户自发冲洗门前巷道,墙面“牛皮癣”、积存垃圾等“顽疾”在“地毯式”清理中逐步销声匿迹。“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让社区环境治理有了持久动力。”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这种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正是共治理念的生动实践。
民生难题的快速响应更彰显协同效能。沙三新路54号业主陈先生曾因庭院树木根系侵入污水管道导致雨季积水、蚊虫滋生问题,特意从香港返回向社区党委反映。社区党委立即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联合宝排公司、区水务局、城建办及物业等单位多次现场勘查,最终通过“树根疏通+管道清淤+片区排水优化”组合方案彻底解决问题。
全域联治
系统施策破解“治理难题”
针对城中村巷道狭窄、高空区域难触及、流动摊贩聚集和非机动车乱停放等复杂问题,社区推出系统治理“组合拳”。通过引入无人机巡航+人工排查,对楼顶堆积物、隐蔽积水点进行“空中扫描”,同步结合人工逐户排查,累计清理卫生死角50余处、各类积水容器100余处,封堵管道6处。
针对西环路-帝堂路交叉口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划定90米专属疏导区,统一设置经营摊位和垃圾收集点,引导摊贩“退路入市”;同时组织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开展高峰值守,防止问题“回潮”。
以此同时,联合股份公司、物业合理规划非机动车位,按照“能划尽划”原则完成集中区域划线,并组建志愿小分队每周三夜巡,规范车辆停放,畅通消防通道,全面提升社区秩序与安全。
长效施治
从“集中整治”到“常态守护”
为巩固整治成效,社区全面建立常态化巡查和“周清月结”机制,依托网格管理与志愿者力量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截至目前,社区累计出动500人次,清理卫生死角60处,劝导流动摊贩300人次,规范非机动车停放400车次,清除各类积水110处,消杀覆盖超10万平方米。
下一步,沙三社区将持续深化“共治共享、全域治理、长效守护”模式,推动环境治理向常态化、精细化迈进,全力打造“整洁、安全、健康、有序”的高品质社区,让居民收获更多幸福感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