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山下,掩映在嘉木繁荫下的公明中学迎来了建校80周年。历史的硝烟虽已经散去,红色血脉依然在这里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作为一所由革命武装——东江纵队创办、诞生于抗战烽火的老学校,公明中学始终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坚持在传承中创新,深入落实光明区“科技·生态·幸福”教育理念,锚定“明亮教育”哲学,致力办一所精神明亮的学校,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学城基础教育的新样本。
红烛铸魂
绽生命之华,耀精神之光
公明中学的办学史是一部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红色史诗。学校前身为东宝中学,由东江纵队于烽火硝烟中创办,诞生之初便肩负“教育救国”的使命。
首任校长何恩明是深圳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早年留学哈佛,在抗战危急关头毅然返乡,带领师生借陈家祠堂为校,于榕树浓荫下,树干挂黑板,石块当座椅,在战火中守护知识火种;教师黄研为保护学生安全,不惜冒死引开日军,用生命诠释“燃己照人”的红烛精神。
这份精神早已融入公明中学血脉。1976年学校迁至红花山下后,一代又一代公中人接续传承,深耕教学、追求卓越,让红色基因穿越八十载时光,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表达。
立足新时代,公明中学深挖红色校史的育人价值,构建“传承东纵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创新推出浸润式红色教育实践,通过常态教育、专题实践、课程体系的融合,让98%以上的师生都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与践行者,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80年的红色根脉传承,为公明中学“明亮教育”办学哲学注入了精神内核——绽生命之华,耀精神之光。
理念创新
聚力“明亮教育”,擘画五育新篇
在刚结束的暑假,公明中学学子在赛场上捷报频传——全球发明大会摘金,通讯科技创新大赛夺银,两位车辆模型赛选手晋级国家一级运动员,定向越野队助力深圳队斩获省运会金牌……
这些精神明亮的孩子,不仅学业优秀,而且全面发展,这正是“明亮教育”的魅力。“明亮教育”是公明中学从八十年办学历程中凝练的教育哲学,其同时具有科学、人文、审美和生长四种属性,倡导每一个孩子做精神明亮的人,每一位教师做精神明亮的教师,致力办一所精神明亮的学校。
站在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的坐标系上,“明亮教育”既系统回应光明区“科技·生态·幸福”教育理念,又与学校“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力促师生最大发展”的办学理念深度契合,是公明中学办学的最大亮点。
基于“明亮教育”办学哲学和育人目标,公明中学构建“致青春”课程体系,涵盖“明亮之心、明亮之语、明亮之智、明亮之创、明亮之健、明亮之艺”六大课程群,同时创新推行“浸润式、贯穿式、体验式”三式联动德育模式,实现五育融合的系统化落地。
其中,明亮之创课程群以“1+2+3+N”模式推进,构建起“科普-科创-科研”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路径。近五年,学生获国际、国家、省市级科创奖项超百项,包括全球发明大会金奖等重磅成果,形成了鲜明的育人特色。
明亮之心科创群构建“三全”生态体系,全体教职工参与心育工作,通过心理活动课、班会课、学科渗透等多路径实施,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举办心理黑板报、心理漫画、七色花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让积极心理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德育创新方面,“浸润式”德育以文化为魂,进行红色文化浸润,并注重环境育人,综合楼的晚霞与星辉、红花山明和塔的清光,皆成为德育素材,让德育自然发生。
“贯穿式”德育以心育为核,自1997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学校形成“团体发展为主、个别补救为辅”的教育内容体系,举办青年班主任心育课大赛、“最美公中少年”评选等活动,让心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营造“关注心灵、呵护成长”的浓厚氛围。
“体验式”德育以实践为要,学校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实施班级轮流值周制度,学生分组负责校门口礼仪、自行车监管、课间操督查等工作,每周总结改进,大幅提升文明意识;学校受邀参与深圳市“中小学生守则”微电影拍摄,从剧本编写到演员排练,学生全程参与其中,让守则学习成为兴趣盎然的自我教育……
协同发展
提质增效促发展,探路奠基谋均衡
在“明亮教育”办学哲学引领下,公明中学办学成效显著。教师队伍中,涌现曾绍平、黄斌莉等南粤优秀教师、省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近五年公明中学教师在各级比赛中获奖375人次,“王美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入选深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学校师资力量厚实。
学生成长成果丰硕,近五年累计斩获国际、国家、省市级科技、体育、艺术类奖项400余项,车辆模型赛选手晋级国家一级运动员,定向越野队助力深圳队摘得省运会金牌,学生综合素养获一致认可。
公明中学办学品质持续提升,先后获得国际生态学校、全国十佳科学普及创新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质量提升项目立项学校、广东省科学教育示范校等称号,成为光明区乃至深圳市基础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回溯过往,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为公明中学题写校名时,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寄予深切厚望。
立足当下,面对光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要求,作为光明区公明中学(集团)牵头校,公明中学将以《光明品质学校培育计划(2025-2030年)》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明亮教育”办学实践:强化科教融合,深化与光明科学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构建开放型育人生态;优化课程体系,在“双减”与“三新”改革中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持续完善“致青春”课程与“三式”德育模式,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公明中学赓续红烛薪火,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稳步迈进,全力为光明科学城建设引才、聚才、育才,用实绩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必将迎来一个更加“明亮”的未来。
光明新闻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贾文娟/文 记者 李立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