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足于当“房东”,他们决定成为企业“合伙人”。
宝安,拥有247家股份合作公司,股民超9万名,超千亿集体资产,如今这里正跳出“收租经济”的舒适区,积极融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实体经济发展大浪潮。
从参股银行、参与创投基金、发展现代农业、文旅业到如今以“以租代投”深度绑定实体项目,这些曾经依赖土地与物业的集体经济,正以一种前所未见的方式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他们不再是被动等待租金的“包租公”,而是主动下注产业未来的“合伙人”。
而正在如火如荼打造的“宝安区虚拟电厂小镇”项目,正是这场转型中最富想象力的注脚。
“以租代投” 联合打造全省首个“虚拟电厂小镇”项目
9月2日,宝安区沙井街道鞍山五路,一块原本闲置的空地上,一座具有构网型功能的光储充放一体站刚刚完工,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调试,不久便可投入使用。
隔壁的产业园区,屋顶的光伏板也已开始动工安装,待光伏全部铺设完成后能起到很大隔热作用,改善生产环境,同时可为园区企业提供充足稳定的绿色电力,能帮企业零成本解决绿电需求和绿色工厂评审中能源板块改造的投入。对于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双王牌”的吸引,助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大竞争优势。
这是壆岗股份合作公司联合深圳市和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光新能源),在辖区打造全省首个“虚拟电厂小镇”项目的生动写照。该项目以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为依托,一期工程通过三个工业园区作为试点,光伏施工面积2.1万平方米,投放储能设备18个,充电桩45个,构网型光储充放一体站1座(一期建设已近完工)。
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深圳市重点发展的“20+8”产业集群之一。该项目的落地是宝安股份合作公司首次深度参与新能源产业项目的标志性事件,更是宝安在能源领域探索创新、勇立潮头的有力见证。据壆岗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陈俊平介绍,项目工程分为三期,预计2027年全部完工。“我们通过‘以租代投’的创新合作模式,成为项目的合伙人,深度参与到项目全周期建设及运营中,助力企业一起解决各种困难、共享收益”。
和光新能源有关负责人黄子奇分析,该项目投用后可实现光伏、储能、慢充快充闪充放电桩、售电业务、绿证交易等虚拟电厂运营下多能耦合价值叠加,年营收预计约3亿元。不仅如此,项目还会拿出部分营收所得,助力辖区整体风貌提升,如打造户外劳动者暖蜂驿站;加快园区电力数字化改造,如更新园区变压器、电表,让生产企业没有用电之忧。
宝安是深圳市的产业大区,也是用电大区,掌握发电权就意味着掌握发展的主动权。陈俊平表示,决定“以租代投”参与“虚拟电厂小镇”项目,是基于多方面的利好考量。“以整个社区为红线,未来,所有负荷单元所消耗的每一度电都是股份合作公司的资源和资产。保障股民投资收益的同时,也把控了供电权益,让辖区居民和企业享受优惠电价,增强优质企业粘性,也吸引更多企业来扎根,助力辖区更好招商引资。”
沙井街道和宝安区集体资产管理局先行先试,共同推动壆岗股份合作公司以全省首个“虚拟电厂小镇项目”为牵引,为全国村镇虚拟电厂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方案”,其意义不仅在于自身的发展,更在于为股份合作公司转型树立标杆,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敢闯敢投 宝安区发挥集体股最大效能成为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以往,股份合作公司利润基本用于股民分红,很难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导致公司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缺乏基础和后劲,长期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末端。作为深圳市股份合作公司数量最多的区域,宝安区在集体经济探索转型路上,始终发挥引领作用,敢为人先,走在前列。
“宝安区作为深圳市唯一股份合作公司‘同股同权’改革落地的区,全市率先做实集体股收益权,留存发展基金,为今后公司发展夯实基础。”宝安区集体资产事务中心负责人介绍,2019年至2024年,指导全区股份合作公司累计计提集体股79.04亿元,累计支出61.09亿元,主要用于公司发展支出、社区公共支出等,为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为进一步规范集体股的有效合理使用,宝安区财政局(国资局、集体资产管理局)相继出台《集体股使用范围及支出标准》《集体股权益操作指引》等文件,为集体股的使用划定了清晰的“轨道”,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
在资金的使用投资上,宝安区股份合作公司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和探索。怀德股份合作公司购买深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经过不断增持,现持有6.6亿股,是深圳农商行第二大股东,2024度分红收益率达5.54%。9家股份合作公司购买深圳龙岗鼎业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投资收益率为3.36%。
2023年,宝安区集体经济再度“试水”,深高新投和宝安区47家股份合作公司设立宝安高精尖基金,基金规模2.29亿元,资金主要投入“20+8”等重点产业领域项目,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既盘活了集体资产,又将为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活力,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实现集体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多元发展
全区集体经济转型不断迈上创新路
为有效拓宽发展路径,长期以来,宝安区积极引导股份合作公司突破传统“租赁经济”的单一发展模式,鼓励探索多元化经营路径,涌现出多个典型案例。
钟屋股份合作公司异地投资发展生态水稻种植项目,同时结合当地生态资源积极探索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等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农业+旅游”的复合型产业体系。
黄田股份合作公司充分发挥“黄田荔枝”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优势,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开发荔枝深加工产品,并配套打造荔枝文化节等文旅活动,为股份合作公司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怀德股份合作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利用五位一体的交通优势,打造汽车产业“四化”平台——创思汽车城,助力宝安汽车产业中心建设,成为股份合作公司自主招商引资的典型代表。目前已成功引入极氪直营店、华为鸿蒙“五界”智行旗舰店、岚图直营店等头部汽车品牌,预计总投入约5000万元,可增加年销售额50亿元,显著提升片区税收、就业及商业配套水平,成为宝安区产业升级的典范。
宝安区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会作为全区股份合作公司之间互通互联、共赢共享的平台,一直致力于股份合作公司精神文明建设,为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促进会于9月6日举行了“聚力集体经济·共创活力宝安——2025宝安‘集创杯’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青年足球赛”,旨在以足球运动为纽带,为各街道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搭建“以球会友、产业互联”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激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与创新动能。
改革创新的步伐,从不停歇,才能在经济发展中赢得更多主动权。当前,宝安区财政局(国资局、集体资产管理局)正积极引导股份合作公司从探索“以租代投”、基金运作、产业导入等多方面寻找新的“最优解”,推动股份合作公司多元化发展,实现从“房东”到“股东”、从“种房子”到“种企业”“种产业”的转变,从而更好地推动全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
宝安日报记者 黄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