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冬游记

日期:09-07
字号:
版面:第A09版:风·深圳“苏铁”作家巡礼之蒙丫       上一篇    下一篇

1

又一次独自从深圳出发,去加拿大探望上大学的儿子,是第四年的“寒来暑往”,寒假我来,暑假他往,所以算熟门熟路了。我到蒙特利尔后,入关申报很顺利,就是拿行李等了半个多小时,我心浮气躁,几乎已经认定是哪个印度人把我箱子提走了,我盯着运行的行李轨道发呆,不一会就觉得轨道好像不动了,是我在转悠,感觉要晕倒时,儿子电话来了,他已经到了接机厅,撂下电话,行李也到了。

出了航站楼我一时间有点蒙,风像一把把丢过来的刀子,雪花横着在天上飞,都不能称之为雪“花”,更像疯了的蝗虫扑面而来。我立刻意识到我缺耳套、面罩和手套……司机帮我搬行李,我想笑一下,仅颧骨动了动,脸上的肉仿佛打了玻尿酸,僵了;眨了眨眼睛,睫毛冻得像树挂。

马路撒了盐粒,不积雪,开车不受影响,我在车内四下张望。城市欧式建筑是清冷的硬质色调,而现代建筑简洁,与巨幅楼体彩绘辉映,显得艺术、年轻又蓬勃。下了车,走过一条人行道,这道路与马路不同,撒的不是盐,而是小黑石子,因为雪融成泥水更不好走,小石子能保证你不滑倒,只是会嵌到鞋底,一路跟回家。

公寓暖和,脱掉外套。血液开始疯狂循环,四肢开始痒,冰冷虫子蠕动感传到周身。儿子说这是寒风过敏症,他刚来的时候也有,几分钟后会缓解。他在蒙特利尔四年了,已养成不怕冷体质,他说本地人更不怕冷,街上还有短裤哥、短裙姐呢,人家气定神闲的。我倒头大睡,半夜醒来啃了个鸡腿,吃了个青苹果,感觉活了过来。旅行就是一种折腾,有各种不适和不确定性,让早已习惯享受的肉身“激灵”一下。

这天天气好,温度从零下二十摄氏度窜到零度左右,我们计划着爬附近的皇家山。儿子有了大人模样,说话慢条斯理的:这儿饮食多样化上……他指了指一个方向说:“那边有新开的卖大包子的山东超市……”,他又往相反的方向指了指说:“这边有香港人、希腊人、韩国人和本地人开的超市;能买到凉皮凉面,也能买到地中海风味的醋泡蛤蜊和酸奶黄瓜酱,各种煲老火汤材料应有尽有……”

我们朝着山的方向走,全是缓坡,雪在脚底咯吱吱地响。脚底一滑,坡上的路有未融的冰。儿子说,你看本地人多有经验,踩着冰也走得很自信,滑一下很快能找到平衡,而你一踩到冰,马上就慌了。是啊,我手臂挥舞得像个大蜘蛛,我嘴硬,说我也有经验了,就是尽量踩着泥水走,保证没事儿。我又捡来两根粗树枝,拄着走,滑稽是滑稽了点,总比屁股开花好。儿子在偷拍我,我随意做鬼脸,完全忘了面膜有多贵,中年少女,虽然已经渐渐从朋友圈撤退,但自由和快乐,被永远置顶。

皇家山上的树光秃秃的像简笔画,枝杈张开手掌,接住流淌下来的阳光,有光就不显得寂寥。难得的暖阳像把刷子,冰雪被一点点擦掉。空气清新纯净,深呼吸,感知肺的形状,给体内做深度清洁。

人类对四季的感受,从来都与情绪相关,古人说春山淡冶,冬山惨淡。但我看冬日的皇家山,并不惨淡,它更像是城市的背景,如同一幅画上的一抹淡淡的山影,山麓边,有细小的河流闪闪发光,那是圣莱伦斯河。看山又牵出一条河,于是我们择日去了老城区,近距离看河。其实这河是条大河,河边的芦苇点缀着冬景,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