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日期:09-07
字号:
版面:第A06版:风·深圳“苏铁”作家巡礼之蒙丫       上一篇    下一篇

所有人,俨然已成优秀典范。组里有个成员叫沈铮,是个小帅哥,之前做录音,刚转做拟音,他叫苏迪“新一代卷王”,沈铮酸溜溜地说,小胖,为啥陈总这么栽培你?老板要一个,你做十个,你狠!

沈铮聪明,蛮有些成绩,他用鹅毛扇拍打手背模拟出鸟扇动翅膀的声音;在门把手上缠条鱼线在抽屉上磨动,勾勒出摇橹的年代感;马桶搋子也能派上大用场,手握两个搋子交替敲打,骏马飞驰的画面立刻跃然眼前。

日常沈铮也是挨骂最多的,做事拖沓、丢三落四;可好歹他在剑鞘已经两年多了,被才来一个月的小胖“领导”,多少有点情绪。

《雪域》是动画,它整个拍摄过程也是制作过程,为保证画质和进度,要求两条腿走路,拟音分着场次去做,成片赶时间去报奖。分场次做拟音会影响剧情连贯,对这种片段画面拟音,容易走弯路,而一点点弯路,都会谬以千里。还有就是道具陈设的折腾,在空间有限的拟音棚里,道具摆出来又得收起来,但下次又得摆出来,例如水池放水,每次放水抽水都得个把小时。但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每次录音的景别要完全一致,包括话筒与发声体距离也要一致,细节繁多,须一一到位。

陈翰抽烟,脚步声在露台上踱来踱去,半晌他推门进来,说:“这种工作我也是第一次遇到,之前都是成片过来,这是一个新挑战。”

7

工作细化下去了。手里的表格以人物、动物、场景、道具一一划分,工作进度就有了;涉及每个场景还原问题,郑敏敏提出,每个道具场搭建都要录像,以保证连接场次的完全还原;获批,列入表格备注,分配负责人。工作一天天推进着,每天都解决一些问题,时间推移,杂草清除,前路铺展。

甲方每周发来一个场次的文件,剑鞘每周交上周场次拟音,再紧锣密鼓进行新的。甲方反馈:“我们把项目交给陈翰老师非常踏实,因为拿回来不是物料,而是编辑好的音频,90%都是可以用的。”

但陈翰并没给团队可以“松松心”的好脸,他吃睡都在公司,偶尔回去洗个澡,成天戴着耳机坐在拟音棚里,一遍又一遍地纠错;苏迪带着郑敏敏、沈铮一次次重录,哪怕是一个最微小的声音,也不能含糊。如果想偷懒,问他怎么修改,陈翰嚷嚷道:“不要再问我‘混响参数怎么设置’这种问题,想怎么调就怎么调,只要你这个声对,那你这个插件、混响的参数,不管调成什么样,只要这个声音听起来对那它就是对的!”

据说,陈翰更重实践实效,因为他本人是半路出家的、非科班出身。他年轻时玩摇滚,主业是配音师,但干上了拟音师,一干就是三十年,陈翰一反拟音收费低廉“常态”,坚持高价策略,一度教育了电影投资人:原来电影制作还有这项预算。是啊,电影就是“造梦”艺术,是视听享受,所有元素共同作用,一起营造沉浸式观影体验,才能产生共鸣。

苏迪的心紧紧绷着根弦儿。好在四周过去了,小组已经三次顺利地提交了文件,这晚在忙第四个场次,还有两天,就要交。苏迪跟他的青草娃娃似的,头发有两寸长,乱蓬蓬堆在头上;他没回家,几天没换衣服,每天又搬搬抬抬的,一身酸臭。郑敏敏忍不了了,捏着鼻子递给他件文化衫,说是公司团建剩下的,陈翰说:“你回去冲凉换换衣服!”

苏迪不好意思地说:“那我回去一下!”他走时跟沈铮交代说:“你继续编辑碎片文件,编辑完发给我你就回去,后面的事儿交给我。”

沈铮说好。

苏迪走路回家,傍晚刮着些许风,苏迪呼了口气,五脏六腑都舒坦了。巷口榕树,气根泼泻,飘逸如老人的胡须,北方的树应该都落叶了吧?爷爷常说,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果子香……苏迪看看表,这个点儿是爷爷看新闻的时间,他有着严格的作息,等忙完这两天,要跟他打打电话,聊聊天了。

窄巷里,烧烤摊、炒粉摊前烟火缭绕,香味袅袅。苏迪嘴馋,可他舍不得买,他心里说:“等发工资再来大吃一顿!”,边走他边提了提裤子,他到剑鞘一个月,瘦了五六斤,外人看不出,可裤腰提醒他,嘿,老弟,你瘦了。

8

第二天是文件交付日,昨晚苏迪返回公司,花了两三个小时,把整合好的音频套到原文件里面,第四个场次的碎片文件达四百个之多,苏迪也算手速快,一一对照编号插入文件。照常,今天再整体过一遍,就可以按时交付了。

小组成员就座,陈翰就座,苏迪开始播放文件。第一幕,风声,雪簌簌而下,拟音竟跳帧、延迟,陈翰斜了一眼苏迪,苏迪也在纳闷,接下来魔族法师登岛,法师开腔一声,却是雪凤凰的音色!众人惊呼。“停!”陈翰喝了一声,质问苏迪:“这是什么鬼?”

苏迪的汗流下来,他用遥控器快进,演播,发现昨晚按编号插入的音频,秩序是混乱的;场景一对应的不是音频一,场景二对应的也不是音频二……他不死心,重复快进、演播;快进、演播,结果是真的全乱套了。

苏迪抓着沈铮的衣领,问:“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大家赶紧把两人分开,沈铮攥紧拳头,说:“怎么,你还想动手?”

陈翰喝道:“你们干什么?打架能解决问题?四百多个音频文件,就是全组忙一天一夜,不一定对得上,明天怎么给客户交代?”

苏迪泄了气,脑袋里那种要爆裂似的压力感释放一种相反的意图——跑出去门去,他没脸待下去了,这冲动那么强烈,以致他浑身无力。

陈翰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他说:“小胖和沈铮,你俩去会议室,去把事情搞清楚!其他人,跟我一起给所有碎片文件重新命名,起得越详细越好!尽量回忆起碎片位置!”

苏迪不知怎么迈进会议室的,沈铮坐在绵软的沙发上,脸上不见一点波澜,仿佛他在冥想打坐,冷静得让人心寒。两个人默默无语坐了很久之后,苏迪开口说道:“沈铮,我知道你恨我……”沈铮淡淡地笑了一下,说道:“你居然知道我恨你,看来你也没那么单纯。”

苏迪说,你是电音专业,你有才华,你在公司跑了两年录音,才当上拟音师,而我一来就当组长,要我是你,我也会!

沈铮说:“你挺会说,多说一点!”

苏迪说:“再怎么样,你不能拿工作开玩笑……”

沈铮看着苏迪,显得挺坦荡真诚的,他说:“你学过历史吗?多尔衮、鳌拜、年羹尧这样的角色会有好下场吗?”

“说咱们的事儿,跟他们有啥关系?”苏迪蒙了。

“你也上过大学,你应该明白,剑鞘的大IP只有一个,就是陈翰,永远不会是你小胖!也不会是我沈铮!董宇辉都得走,你觉得剑鞘会给你搞个‘与胖同行’吗?”

“我从来没想过……”,苏迪明白自己和沈铮的思维完全是两个路子,像泾渭之水,各自奔流。

“等你干了两年,你也会想了,不瞒你说,我准备自己干了……”

“也好,你给自己干,你会百分百投入……你不觉得all in(全情投入)做一件事,是幸福的吗?我觉得是!”

苏迪说完,走出会议室,头也不回地朝着拟音棚走去。

9

第四份音频文件并没有按时交给甲方,陈翰跟他们多要了两天、并顺延了下一个场次的交稿时间。甲方很在意时间,不过鉴于前期合作良好,最终答应了下来。

这是苏迪学到的又一课:永远不给客户交付有一丝马虎的东西。

沈铮离职了,其实他在苏迪做组长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走,而且他笃定自己成立工作室后不会缺单。陈翰报价高,沈铮打着“剑鞘班底”的招牌,剑鞘筛掉的客户他可以捡来做,反正总比打工赚得多。几乎所有业态,人才流动和能量循环,彼此搅动又互相关联;生态如斯:小鱼觅食、大鱼潜伏,河静流深。

小组少了一个人,但事儿没耽误,剩下的几个场次都一一做完,仅返工了几个细节,再合成一个完整的全片,最终顺利交付;甲方也有充裕时间,去参加国际动画电影节评选。

苏迪终于有时间理发了,他也给青草娃娃理了个发,梳了个“发型”,多亏郑敏敏天天浇水,长势挺好。周末,苏迪给爷爷打电话,添油加醋地说自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