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洲小学 四(1)班 魏奕明 指导老师:王军
开学第一天,阳光轻轻地洒在课桌上。教室门口走进来一位女老师,齐耳的短发被风拂起一点,嘴角弯成温柔的弧度,像春日里刚融化的溪水。
“我叫王老师,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一起在文字里探秘。”她的声音轻轻的,却像带着魔力,原本有点吵闹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
王老师做完自我介绍之后,并没急着讲课文,反而举起了手中一本故事书。“今天要带给你们一个‘阅读魔法’——给思维‘找扶手’。”她举起《万花筒》,“高效学习不是硬啃书本,而是找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一本书先不着急打开翻阅,先看看题目和封面,想想你好奇书本里面的哪件事,带着自己的猜想再开始阅读,就像摸着扶手往上爬,很快能摸到故事里的小秘密。”
我盯着那本封面画的五彩斑斓的《万花筒》,突然想起儿时让我惊叹的千变万化的图案,手不自觉地举起来:“老师,我想知道万花筒里会展示怎样不同的世界!”王老师看向我,眼睛亮了起来,笑呵呵地把书递给我:“这就是最好的‘扶手’,带着它去读,你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接着,王老师拿出一张画着漂流瓶的图画,笑着说:“《万花筒》,是老师假期阅读的一本故事书,我看完之后就交到了班级同学手里,这就是‘图书漂流’。现在,我们要启动班级‘阅读魔法’漂流计划!每个同学回家选一本书,读完后写下你的‘魔法笔记’,然后把书传给下一位同学,就像让自己的阅读心得坐着漂流瓶去游历四方,最后这本书就有了无穷的‘魔力’。”
我翻开《万花筒》,里面掉出一张浅蓝色的书签,是一行娟秀的字迹,上面写着:“生活像一只五彩的万花筒,每天都在展示不同的风景。”字数不多,却让我心里暖暖的。王老师说:“这些笔记,就是读者之间的‘魔法暗号’,能让你知道,在你之前,有别的小伙伴和你一起爱过同一句话、同一个故事、同一本书。”
最后,她教我们如何制作“魔法笔记”:“把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也可以是你想对下一个阅读者说的话记录下来,夹在书本里。以后再翻开,就能立刻回到读故事的那天,体会自己或同学阅读时的想法和感受。”我在本子上抄下“重要的感受,要用心去记录”。
下课铃响时,我把王老师教的阅读方法记在了笔记本上,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漂流瓶。抬头一看,王老师的短发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
我摸着桌面的《万花筒》,突然觉得阅读像一场神奇的旅行——王老师的温柔笑容是向导,“阅读魔法”是地图,而图书漂流计划,就是让我们带着故事去交流探秘。我开始盼着明天的语文课,盼着看到同学们带来新的书籍,盼着班级的“阅读魔法”漂流计划,装着更多有趣的故事,漂到更多同学的手里。
点评:这篇习作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温暖的开学场景,王老师的形象描写尤为动人,亲和力扑面而来。“阅读魔法”的引入自然巧妙,从“给思维找扶手”的方法讲解,到“图书漂流”计划的启动,层层递进展现课堂亮点。结尾以“旅行”为喻,将老师、方法、计划串联,既呼应前文,又传递出对阅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