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鹏 文/图
◆古井编号:#004
◆古井名称:文顺井
◆探访时间:2025年3月
◆采集地点:福永凤凰旧屋村102号旁
◆古井尺寸:长1.52M×宽1.46M
◆古井井深:5.4M
◆井水深度:3.63M
◆井水描述:清澈
第三次绕过文氏宗祠前的“洪妈妈传统美食”店时,肚子饿了。这个宋朝文天祥后裔聚居的古村落,此刻像被施了隐身术的迷宫,背包里的测绘工具硌得肩胛生疼,我却执拗地和这座古村落较上了劲——文顺井,究竟藏在哪里?
饥肠辘辘的轰鸣声里,转身欲走时,却发现眼前的空地上,一口古井就在眼前。
岭南地区,一口好的古井不仅是生活设施,也承载着家族记忆。古井的名字也大多寄托了对家族繁衍、生活顺遂的祈愿,还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文昌井”“福寿井”等大都如此。
位于福永凤凰古村旧屋村102号旁的文顺井也不例外,文氏家族历来重视宗族文化,古村所在的凤凰社区,是深圳现存较完整、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古村落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宋元之际。村内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街巷和传统设施,文顺井就是村中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凤凰古村的文氏家族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后裔。据《文氏族谱》记载,文天祥的胞弟文璧(号文溪)的后代在元初迁至宝安福永,逐渐形成村落。“文”为姓氏,“顺”可能取自吉祥寓意(如顺遂、平安)或为纪念某位名为“文顺”的先祖,古井的存在见证了文氏家族数百年的生活轨迹,是研究深圳移民史、村落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如今的文顺井,若不是仔细寻找,也极难发现其踪迹,虽位于文氏宗祠前不远,但一块长长的花坛将其隔离,井口不知道是谁家用了铁丝网将其遮挡了起来。铁丝网结满暗红锈迹,右下角留了道隐秘的裂隙。掀开这道时光的伤疤,井水清冽的寒气扑面而来,百年的月光仿佛都沉淀在这方幽潭里。
若干年前,每每遇到春节、中秋等重要的节日,前来文氏宗祠相聚的文氏族人一起吃盆菜、喝喜酒、看戏曲、累了就在宗祠前的板凳上休息,渴了就用木水瓢装上半瓢水,一饮而尽,再继续欢聚的日子。好不热闹。
中午时分,骑着电动车穿行在深圳,装着井水的采样瓶在背包里轻轻摇晃。忽然懂得那句“井有九窍”——每一道裂痕都是时光的掌纹,每圈涟漪都漾着族群的记忆。这座被摩天大楼包围的古村落,正以某种倔强的姿态,在钢筋水泥的缝隙里续写着关于乡愁的叙事。而文顺井,始终是最沉默而忠实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