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把博物馆变成沉浸式课堂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A10版:社区       上一篇    下一篇

学生体验拉坯。

宝安日报讯(记者 朱旭锋 文/图)9月2日,深圳市宝安区孝德学校四(4)班作为 2025-2026学年宝安区最早开展“每周半天计划”校外课的班级,走进华夏龙泉青瓷博物馆开启一场“邂逅青瓷之美”非遗体验之旅。

这次活动并非简单的参观“打卡”,而是双向定制的教学联动。“我们提前两个月和博物馆共同打磨课程,把青瓷文化与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标精准对接。”孝德学校项目负责人张继林介绍,华夏龙泉博物馆亮出独家资源——广东省首家龙泉青瓷专题馆“龙行天下”展览。从“如翠似玉”的古代珍品到“冲出国门”的国礼瓷,5个展区成了天然历史“教材”。

活动中,学生分成7个小组,拿着专属任务卡开启“青瓷寻宝”。30分钟里,孩子们穿梭在展柜间,有的蹲在展窗前比对颜色,有的围着讲解员记录故事,原本抽象的非遗,变成可探索的具体任务。“以往学生看展多数走马观花,这次有寻宝卡引导,他们会主动追问各种问题。” 博物馆讲解员叶老师表示,“有个孩子看到‘海上丝绸之路’展区的青瓷,联想到语文课学的‘丝绸之路’,这种跨学科的思考特别棒。”

300平方米的多功能体验区还专门预留6台拉坯机,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动手实践。“最开心的是做陶艺!”该班学生朱一童举着自己刻了“龙纹”的陶杯兴奋地说:“陶艺师教我们揉成圆再按成形,刚开始我的杯子总做歪,在同学帮助下最后成功了!”据统计,当天47名学生全部完成陶艺作品,其中42人独立完成塑形。

“这是我做的陶碗,上面的花纹是对称的,就像数学课学的对称轴。”原本腼腆的学生林子仪,在组内练习3次后,勇敢站上讲解台,声音虽轻却条理清晰。“孩子不仅敢说了,还能把学科知识和青瓷文化结合,这是我们没料到的惊喜。”该班语文老师陈慧娟说。

据悉,孝德学校计划将这一课程推广到更多班级,并联合博物馆开发“青瓷纹样与数学”“青瓷诗词创作”等跨学科课例。“我们希望以四(4)班为起点,让‘每周半天计划’真正成为孩子走出校园、拥抱文化的桥梁。”孝德学校党委书记冯振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