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婚介服务套路多 “甜蜜陷阱”要提防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A09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期宝安区消委会接到多宗消费者投诉,反映部分婚恋咨询机构营销手段五花八门,线上线下通过“脱单容易”“精准匹配”“资源丰富”甚至“包找到理想伴侣”“包成功”等话术和难以兑现的承诺,诱导消费者支付高额服务费或会员费。当消费者发现经营者虚假承诺,服务质量与宣传不一致时,却难以退款。

案例一:市民王先生在某社交平台看到“同城单身交友群”的宣传字样,点击进去后被邀约到线下门店。王先生表示在经营者几个小时“红娘资源丰富”“脱单容易”之类的话术攻势下花费6万余元购买婚恋咨询介绍服务,双方签有合同。次日王先生发觉合同签署方和经营者名称不一致,经营者所处行业与宣传不一致,同时网络负面评价较多,故要求经营者退费,经营者一直拖延不回应,王先生无奈向相关部门反馈求助。

案例二:市民李先生也遇到相似情况,李先生突然收到附近女生对其感兴趣的短信,回复后添加该人员联系方式被邀约至线下门店,到店后经营者通过口头话术和承诺诱导缴费,服务期间经营者以情感咨询、形象管理等理由向李先生推销课程,李先生告知对方没钱不想要服务,经营者就推荐其贷款,一步步诱导李先生支付近十万元费用。后来,经营者给李先生安排几次与女方见面,但均未达到此前沟通给他的承诺,也不符合经营者宣传,出现了对方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故李先生要求经营者退款,经营者强调双方合同服务内容已完成无法退费,李先生无奈只能向相关部门求助。

宝安区消委会提醒:

这些事件并非个例,经营者虚假宣传和承诺化作动辄数万的“甜蜜陷阱”,令满怀期待的单身消费者不仅未能觅得良缘,反而蒙受经济损失。至此,宝安区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婚介机构时,要仔细查看其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相关证件,通过线上线下了解其经营状况和信誉度,多方面了解其口碑,警惕网络宣传,不主动提供个人信息。

二是理性消费,部分经营者会鼓动消费者使用贷款工具消费,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进行合理消费,不要相信销售人员口头诱惑性宣传,要结合自身实际,莫要盲信导致冲动消费。

三是选择婚介服务时,必须签订合同,消费者需留意签约合同签约主体是否一致,请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内容,服务内容违约责任等条款应与经营者沟通好,不清楚不明确条款可要求经营者对其明示写明,不要相信销售人员口头宣传、口头承诺,所有的承诺都应写明体现在合同中,以此避免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确认无误后再签字,缴纳费用应给对方公账。

四是接受服务时,婚介机构提供的相亲对象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美化,不要过分相信经营者提供的表面信息,可以要求查看建档信息和相关记录,多方面判断。

五是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合同、收据、聊天记录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宝安日报记者 郑思韵 实习生 郭若溪 通讯员 邹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