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护海少年唐小鲸》系列样书时,西西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拯救龙宫》《鲛人国的秘密》《海泽国的幽灵》这三本书,仿佛是她离家多日的孩子,终于出现在眼前。十年的创作历程像放电影般在脑海播放,万般情绪涌上心头。
深圳儿童作家西西的新书《护海少年唐小鲸》是一部集奇幻冒险、海洋科普、成长教育为一体的儿童文学系列。此书希望小读者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主角唐小鲸等与海泽国人、龙宫、鲛人国等各方力量,面对幽灵虾危机时,体现了团结的力量。在访谈中西西表示,这部系列作品同时也讲述了主人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实现了自我蜕变的成长故事。
三次流泪为哪般
“为这套书,我曾流过三次泪。”关于这套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系列作品,西西首先从三次流泪说起。
去年3月8日,青岛出版社编辑孙学敏告知西西,“作品可以出版。”那一刻,西西喜极而泣——十年的心血,终于有人看见,终于有机会和读者见面。
如今样书就在眼前,西西再次泪湿眼眶。
这让她想起了更久远的一次哭泣,“那是因为大海,因为痛心。”那是一个夏天的周末,西西一家人与同事从深圳前往香港南丫岛游玩。
但曾经干净洁白的沙滩堆满了垃圾,海面漂浮着厚厚一层塑料瓶、包装袋、泡沫板……五颜六色,像一场荒诞的“盛景”,让人窒息。“怎么会这样?”这一幕让西西意料不到,胃里翻腾,甚至吐出了胆汁。她像个孩子般“哇哇”大哭:“谁把这里弄成这样的?是游客吗?为什么要这样对大海?”家人赶紧安慰她,“这是洋流带来的。”
“全世界丢进海里的垃圾,会被洋流推到某些海湾。这里就是其中之一。”家人说,人类留下的痕迹,大海无法消化,只能借洋流,把人类的“馈赠”退还给人类。
保护海洋进行时
正当西西陷入沉思时,她见一位老人在烈日下把一袋袋垃圾搬到山脚下。通过聊天得知,他和一些环保人士已经在海边清理垃圾有半个月之久。“这么多垃圾,什么时候才能清完呢?要怎样处理呢?”一听此话,西西很是震惊。“清不完,清完了以后还会有。我们只能捡起来晒干,搬到空地,再烧掉。”老人抬手指向海里,“不过,这一周来了不少志愿者,大家都在帮忙。”
原来,海面上的影影绰绰并不是游泳者,而是来自澳洲和加拿大的海洋志愿者在海里打捞垃圾。当西西问一位女孩为什么要参加这么辛苦的工作时,女孩一边努力将垃圾拖到海滩上,一边笑着回答:“大海是我们的家啊,我们不守护,谁来守护?”西西被她清澈坚定的目光感动,带着家人和同事一行人也加入了行动。有人在沙滩上捡拾瓶罐,有人干脆游进海里,与志愿者一起把垃圾一点点捞上岸。后来,更多游客加入了清理行列。烈日当空,大家忙了五六个小时,才清理了一小片海面。
夕阳落下时,西西心里突然生出难以言说的沉重,“大海,在向我们呼救。”
用文字唤醒沉默的潮汐
那以后,西西很长一段时间不愿开口说话。“我满脑子都是海洋垃圾的画面。我不再只是单纯享受大海的湛蓝,而是开始留意它的脆弱:气候变暖、珊瑚白化、石油开采、过度捕捞……”这些词不再只是新闻标题,它们变成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像潮水一样一次次涌入西西的心。
西西常常问自己:可以为海洋做些什么呢?“我不是科学家,无法研发新型环保材料;我不是潜水专家,不能每天潜入海底捡拾垃圾;我也不是政策制定者,不能立刻改变产业结构和人类习惯。”西西的无力感像海浪一样一次次扑来。最终,她意识到,作为一个写作者,自己可以用文字去唤醒心灵。
孩子们是大海的未来守护者。可他们不懂什么是“碳排放”与“洋流塑料带”,他们的世界需要形象和温度。于是我决定把海洋危机化作故事,让孩子们在冒险和奇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保护海洋生态的意义。
勇敢少年唐小鲸的诞生
西西认为,文学是一座桥,可以把科学的冷硬知识,转化为孩子可以触摸的冒险;把现实中的痛感,转化为幻想中的危机。孩子读到的时候,不会觉得枯燥,而是会觉得“好玩、好看”,进而在潜移默化中生出责任感。
一天,一个勇敢少年的形象在西西脑海里闪现。他有一双好奇的大眼睛,热爱生活,富有责任感,敢于担当。他不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而是像无数真实孩子一样,会犯错、会害怕、会挣扎,但关键时刻能站出来说:“我要保护大海。”于是,唐小鲸诞生了。
唐小鲸与米小星、杨朵儿、黄小贝、安琪等伙伴们,在相互争执与合作中,一次次完成冒险。他们不是完美的孩子,却在一次次历练中,明白了“守护”的意义。
龙宫、鲛人国、海泽国、珊瑚国、墨比斯星球,是幻想;可洋流带来的垃圾岛、棱皮龟濒危、珊瑚白化、水母泛滥,却是真实的。“幻想只是把现实搬进了孩子的梦境,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护海少年唐小鲸》不仅是一部奇幻小说,它更像是埋在孩子心里的一颗颗关于守护和探索的种子。”或许在他们心里,这些故事只是冒险和友情,但西西坚信,随着慢慢长大,当他们亲眼看见一片白化的珊瑚,或是被塑料缠住的海龟时,这些种子会苏醒,提醒他们:应该做点什么。
宝安日报记者 李秋妮
■记者手记
越无力 越执著
从《捣蛋鬼高蹦蹦》精彩丰富的成长故事、《大湾风起恰少年》里传递的中国韵味,到如今新出版的《护海少年唐小鲸》系列,西西一直秉承守护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助力他们的成长与共情的主旨,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题材,挖掘适合儿童的故事,创作了许多让孩子在阅读中拓展思维边界,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的作品。
海洋环保题材新书《护海少年唐小鲸》,以奇幻探险为主题,通过精彩的故事解锁孩子们的创造力、探索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让孩子们化身勇敢智慧的“护海少年”。西西在每次的创作中,总是肩负作家的责任感前往,正如她在采访中说的“用文字唤醒心灵”。西西不仅仅将写作当作一种爱好,而是责任所在,让孩子们在美好的文字里得到力量,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困惑时找到导师。
身处滨海城市深圳,空气里总有海风的味道。喜欢游泳的西西对大海情有独钟,所以当她面对一片狼藉的海滩难过得放声大哭时,特别理解她的歇斯底里。那种感觉越无力,笔下的故事就越有力量。文学不能立刻清理海洋垃圾,却能让更多人心里泛起涟漪。
保护大海,不是某一个人的任务,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选择;用文字传递力量,找到彼岸,是西西的文学信念。
宝安日报记者 李秋妮
■评论
海水里有生命的秘密
段作文
西西成为妈妈之后,文字越来越柔软。她说,总想给孩子写点儿什么,既好玩,又有意义。起初,她只是睡前随口编些小片段——会说话的金鱼、能变身的珍珠,后来不知不觉就攒成了一个宇宙。2022年夏天,她把初稿发给我时说的话,我至今还记得:“你是懂孩子的,看看他们会不会喜欢?读完了能不能记住保护大海?”
《护海少年唐小鲸》故事精彩迷人,既有非凡的想象力,也有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封面和插页的设计同样精致:整个系列每一册都有不同的底色,从第一本的深蓝,到第二、第三本的绿色与紫色,像是把整片大海端放在书架之上。插画更是动人,不是随意的卡通,而是细致入微的海底景象——安琪鳞片上的光泽、记忆池里飘散的水雾、幽灵虾透明的身体和闪亮的蓝眼睛……每一幅都让人沉醉。正文采用圆润的字体,孩子读起来轻松不累。
这书里的道理,都不是硬塞的。孩子跟着唐小鲸一起冒险,自己就懂了:海妖把鱼变成石像,原来是在伤害生命;鲛人流泪是因为海水脏了;幽灵虾的病毒,会传给人……没有一句“你要保护海洋”,但看完之后,你会默默把塑料瓶捡起来,会说:“大海是蓝色的,不该是黑色的。”
纵观系列作品,有些结局并非“从此幸福快乐”。希希未留在海底,也没忘记朋友;海泽国的病毒消失了,但人们还要继续修复海洋……这些“未完成”,反而让孩子们明白:有些事是要一直做下去的。
我以前觉得,儿童文学是写给孩子看的。可这套书,叫我这个半老头子也掉了眼泪。这是西西给所有“心里还有一片海的人”准备的厚礼。
我女儿收到书,相信她一定会一口气读完的,然后把家里的垃圾分类,还会给西西阿姨画一幅画,认真地说:“海水是蓝色的,不是黑色的。”而且,她不会只觉得这是个故事,会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关于爱,关于责任和守护。
三本书已上市,另四本仍在路上,我尚未摸到纸张,但能想象:当七本彩色的书排一起,就像一道小小的彩虹降落在每个孩子的童年里。西西说,希望很多年后,这些孩子长大了,站在大海面前,会想起唐小鲸和安琪,会记得“每一滴海水都藏着生命的秘密”。
我想,一定会的。因为这些故事,就是深海里的光。它们照亮的不只是童年的幻想,还有未来的路——让孩子们走向世界的时候,带着勇气,怀着温柔,记得自己是这世界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