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桥
用四个下午浏览了30余万字的远人新著《挑灯看剑:辛弃疾的悲旅人生》。
从《宋史·辛弃疾传》看,辛弃疾从武人身份慕义南归,以一腔讨虏(金)复宋(开封)之志在南宋从低级官吏做到部省高官,但辛弃疾却以“辛词”留芳于中华文明史中。
辛弃疾与两宋诸文化名人——远如欧阳修、苏轼,近如范成大、陆游都不是同一类型的人。这颇考验辛传作者的预期想象和在场写史的能力。远人的《挑灯看剑:辛弃疾的悲旅人生》算得上是辛弃疾从雪耻到仕宦,再到漂泊词文兼善的一部传记。
我以为该书有至少四善。
善一:案头扎实。凡涉辛弃疾及与之相关的史籍和当代研究,远人大都精读并很有体会。
善二: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古人传记作家,远人对故事的编排,对细节真实性的考究,都融在对史料的运用当中。
善三:敢于直面辛弃疾的另一面,即对辛弃疾任江西安抚使时因“贪腐购大宅大田”和“杀人如草芥”遭弹劾一事不回避。如远人所讲,“一世之雄”也的确有他的另一面。辛弃疾这个人物才真实而立体。
善四:细致地展现辛弃疾为何能以诗词作品获得与苏轼齐名(“苏辛词派”)的文学地位。远人是诗人出身,其新著所举辛弃疾的词、诗,均附有背景介绍和鉴赏,慧眼独具,值得一读。
读此书,心里想着得感谢作者,不仅立体地还原了辛弃疾这个文学人物、历史人物,还把他置于他所在的历史背景中,把从仓皇溃逃到“乾淳之治”的赵构、赵眘两帝之间南宋六十年诡谲风云的大致轮廓摆在了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