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李嘉瀛 史鹏威)今年8月,科学小记者系列之阅读·赋能科学小记者——脑科学主题活动吸引众多科学小记者的关注和参与。
此次活动邀请高等院校脑科学领域的专家教授与一线教育名师联袂授课,内容围绕脑科学领域层层展开:从大脑的基础结构与关键功能切入,延伸至大脑健康养护知识;深入解析大脑视觉原理,分享大脑的学习与决策原理;聚焦“记忆”这一核心议题,拆解大脑记忆原理,讲解实用“记忆魔法”,带领科学小记者们探索大脑奥秘,让抽象的脑科学知识变得可知、可感、可用。
深圳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心理学博士肖雅琼介绍了“平衡小帮手”小脑、“生命管家”脑干等脑区的结构与功能。她还梳理了大脑发育规律,指出12岁以前是学习效率较高的阶段。此外,她深入讲解了海马体与前额叶如何协同工作以形成记忆,以及边缘系统与前额叶如何共同调节情绪。围绕这些脑科学知识,她进一步分享了实用的健脑方法:多吃三文鱼等食物、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规律运动。理论讲解之后,科学小记者们通过动手拼装“脑结构魔方”,将抽象的脑科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学士黄艳通过一张张生动直观的图片,带领科学小记者们走进神秘的大脑世界。她分享了脑成像技术探秘大脑的方法,提及阅读障碍等大脑可能遇到的“小麻烦”,并介绍了认知训练等强化大脑的方式。在现场互动环节,大家戴上红蓝眼镜,通过单眼看图片亲身感受双眼看到的画面差异。
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王冬梅揭秘海马体像一位“仓库管理员”,负责整理记忆;神经元连接如同“小锁链”,重复越多,记忆越牢。她还分享了实用的“记忆魔法”,让大家在记忆游戏里,通过编故事、想画面、调动感官,逐步掌握高效记忆的诀窍。
本次活动由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区图书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