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宋彪 通讯员 邝志豪)为探索基层治理,今年以来,观湖街道推行“街区+楼长”工作举措,将辖区2700余名楼长纳入街区治理队伍,由街区长统筹指导工作,配合街区消防、城管、综治等队员及各方社会力量,协同开展信息采集、知识宣传、隐患整治、市容市貌维护和便民利民服务等社会治理事项,构建“政府单位+社会组织+楼长+热心群众”的街区多元共治主体,“街区事街区议”的自治氛围愈发浓厚。
“我管的楼道不能放鞋柜,电动自行车不允许进楼,我天天检查,没有问题!”田寮街区城中村楼长廖姨管理着四栋出租屋、92名租户,对楼栋安全管理有着“执拗”的自我坚持,日常中积极协助网格员采集核实居住人员信息,自担任楼长以来,申报管辖楼栋的居住变更信息230余条;自主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和居家知识宣讲,是村里第一批完成城中村电气改造、第一批完成燃气管道入户的楼栋。
廖姨在尽心尽责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同时,也积极投身到“街区协同”社会治理活动中,她跟着街区长和网格员走街串巷,协助清理电动车违规入楼充电隐患、协同开展“二小零”工程巡查,时常向村里的“三小场所”经营者和出租屋住户“婆婆妈妈”地交代防火防诈骗小知识。像楼长廖姨一样,田寮街区79名楼长兢兢业业管理着“责任田”,积极配合街区开展社会治理工作,为社区的平安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和街区推行“平安益家”社会治理创新项目,通过实施“街区+平安”安全隐患巡检整改行动,街区网格员组织青工、宝妈、社工、楼长和平安志愿者走进街区楼栋,排查形成各类安全隐患分类清单,并积极协调隐患整改,实现安全隐患源头介入和预防,形成“发现问题-问题上报-隐患分析-溯源整治”的工作闭环,推动居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服务开展以来,大和街区152名楼长携手“平安益家”先后走访城中村楼栋百余栋,商场及“三小”场所50余处,有效消除安全隐患33宗;累计参与夜巡活动8场次,在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张贴警示标识近500张、发放禁毒反诈宣传单200余份;参与安全知识宣传、防蚊防疫宣传活动十余场,持续擦亮街区“平安底色”。
观湖街道“街区+楼长”社会治理模式,引导最贴近社区居民的楼长群体发挥作用,是探索多元共治新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尝试。接下来,观湖街道将继续拓展“街区+楼长”模式,借助街区资源支持楼长履职,依托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推动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