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宝安:十月先开岭上梅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A11版:宝安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陈仲明

宝安曾经非常不幸,在清初那场禁海的灾难中,“民之流离,甚于他邑”。

宝安又是何等有幸,那位冒死上疏康熙请求“展界复乡”(意为打开禁区,让被赶出去的百姓回到故土)的广东巡抚王来任,百姓为他捐建的“王大中丞祠”,座落在宝安。

甲辰十月,我赴深圳公干,午休时间,《宝安日报》同仁带去莲花山公园,瞻仰邓公铜像,我自然乐意。遗憾的是,此后便没时间去参观一下王大中丞祠。

我是在王国华先生《三百多年前的先行先试》一文中知道这个祠的来历的,“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都御史(中丞),因此巡抚也称中丞”。在历史中爬梳剔抉,让后人不忘这位拯民于水火的古代官员,这篇文章是颇见功力的。“大帝”“王朝”类的影视剧是在消费历史,并不负“求是”责任。时至今日,有几人尚知那段禁海史,还有,为官一方的王来任内心的急迫?“此急迫若仅仅视为维护皇朝统治,不免狭隘;说是信念,又过于高大上;倒不如说王来任极具良知和不忍之心。”

缘悭一面。我错失了机会,近距离感受“以其(指百姓)之苦为己之苦,内里一定是一个生动的人”,而良知、不忍“这种朴素的人性往往最难得”。

所幸手头还有清嘉庆《新安县志》可查(新安即明清两代之宝安,唯四至多有变动)。

志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接下去就是康熙朝),因海氛未靖,将议迁民以避害。”所谓海氛,就是闽海诸岛为郑成功部所踞,尚非王土。久攻不下,清廷便发布迁界令,不惜让界内百姓离乡背井,旨在坚壁清野。

“康熙元年(1662)二月,大宪巡边立界,邑地迁三之二。”大宪,此指广东督抚。三月,即“驱民迁入五十里内地”。其实,迁界令北自直隶(今河北、天津一带),南至两广,涉及面很广。但北方只迁了一些岛民,愈至南方,则愈是鸡飞狗跳。“民初不知迁界之事,虽先示谕,而民不知徙。及兵至,多弃其赀(指家产),携妻挈子以行……”

康熙二年,两广总督卢兴祖坐不住了,“以邑地初迁,人民困苦,会疏乞免尽迁,止迁东西二路,共二十四乡。”这里的“会疏”,不知是与谁联名上疏,但肯定不是王来任,他还没出任巡抚。朝廷倒是痛快,也行。三年,派员“逐东西二路二十四乡入界。以后每年,大宪四季巡界”。这二十四乡百姓的苦难开始了,“先是,初迁,民多望归,尚不忍离妻子。及流离日久,养生无计,爰有夫弃其妻、父别其子、兄别其弟而不顾者,辗转流亡,不可殚述。”

下面这段记载,有点传统戏曲里大团圆的味道了。“康熙七年(1668)正月,巡抚王来任疏奏,乞展界”。“奉旨,特派钦使,会同总督周有德,勘展边界,设防守海”。就是说,王来任呈报后,朝廷马上响应,所定之界松动了,“士民欢呼载道,皆远迎之”。还说,“十月,总督周有德上疏,请先展界,然后设防”,打开边界、设防守海分作两步走,先让老百姓回家再说。

说实在的,读到此处,我也蒙了:总督不是卢兴祖吗?王来任什么来头,如此轻松搞定了?

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

康熙帝确实对王来任曾有所眷顾。康熙朝《清实录》载,六年六月,王来任上过一折奏章,要求免去些许无法征收的税赋,“以苏民困”,户部没同意,但康熙“特允之”。三个月后,又上一折,说七年前靖南王(即三藩之一的耿继茂)府从广东迁往福建,所用民夫、船只的费用还欠着呢,当由兵部明确相关府州县发放。康熙帝很动了一番脑筋,直接发下去“恐百姓不沾实惠”,就搞了个变通,兵部不是在民间征收驿站开支的银两吗?把这部分费用抵扣了,为的也是让王来任给广东百姓有个交代。

然而,到了十一月,冷不丁出现这么个记载:“广东广西总督卢兴祖、广东巡抚王来任自陈不职,并革任。”一同革职,理由是自己说不称职,没有其他说明。真的是字越少,事越大。

雍正《广东通志·王来任传》也没解决这个问题:“行政未几,以京察(即任期考核)自陈,免。”至于他的《展界复乡疏》,倒是说得很明白:广东陆续有人赴京呼吁,要求留任王来任,但他已病危,“临终遗疏,以复海迁界为言”。王来任清晰自己的处境,疏中却依然要说说这件“臣死瞑目”之事:“海滨之地,一迁再迁,流离数十万之民,每年抛弃地丁钱粮三十余万两”,“设重兵以守界内之地……未迁之民,日苦派办”,而“流离之民,各无栖址”,便如志谓,“不可殚述”。

王国华文于史实点到即止,要在触摸古人的冷暖。他说:“热气腾腾的圣旨,每颠簸一下就会丢掉一些,一波一波到了边疆,文字和画像已渐渐变冷,空间上的距离,削弱了恐惧。”这不是无稽之谈,但具体如王来任般死谏,靠的就不是恐惧之削弱了,还是良知和不忍。王来任于疏中曰:“舍此不谈,徒聚议以求民瘼(即民这疾苦),皆泛言也。”正是如此甘愿丢官而不是先想着捂紧帽子去做事,才让岭南天地得风气之先。

偶读唐人樊晃《南中感怀》诗,有“十月先开岭上梅”之句,便录以为题。

(作者系中国县市报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