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丘婧莹 张丽凤)8月28日下午,区政协围绕“关于培育壮大银发经济新业态,全力构建多层次银发产业应用场景的提案”开展调研活动。区政协副主席罗汉青、区政协社会委主要负责人,部分政协委员代表和提案主会办单位负责人、龙华街道分管领导参加活动。
当天,调研组一行先前往精华隆智慧感知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又实地走访了解龙华区悦颐园(原龙华敬老院)的运营情况,并进行座谈交流。会上,主办单位区民政局汇报该提案的办理进展情况。据介绍,该提案被列为区政协重点提案,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民政局紧密协同区发改局、区科创局等12家单位扎实推进办理,共同推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向厚德世家、作为科技等一批涉及养老领域产品研发企业拨付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养老产品研发与应用。
“要完善金融支撑,紧跟顶层设计政策,设计适配的养老金融产品,解决养老行业的信用贷款难题”“养老机构要拓展服务覆盖,在公办兜底基础上开放市场化板块,放宽非户籍老人入住限制,完善‘兜底+市场’模式”“推动医养融合,深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街道社区联动;整合社区资源,打造‘医养+社区+文化’生态”……会上,马静、张世连、钟淑君、刘精锋、刘欣欣等区政协委员踊跃建言献策,助推龙华养老事业、银发经济发展工作提质进阶。
罗汉青强调,养老事业的发展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持续推进的重要工作,需聚焦多维度多方面协调发展:结合数字龙华建设,支持辖区企业研发适老产品,创建产品的体验中心并深度推广,促进供需对接;优化养老服务,精准洞察老年群体核心需求,助力服务企业做强,发挥公办机构兜底作用,加强医养结合与安全问题探索;关注、布局认知障碍老人的早期干预服务,借鉴上海经验提前布局相关培训;积极搭建老有所为平台,支持老人通过灵活就业等方式发挥余热、贡献价值。
(区政协欢迎广大市民就提案提出意见和建议,意见建议请发至区政协提案委电子邮箱lhzxlyw@szlhq.gov.cn)
■相关链接
提案概要
银发经济涵盖“老龄经济”与“备老经济”,涉及医疗、康养、智能照护、老年用品制造等多领域,是扩大内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方向。
建议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设立银发经济产业引导基金,通过专项债、贴息、税收减免等降低企业成本,推广普惠金融工具。
建议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鼓励AI、物联网等技术在养老场景应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成立科技研究院攻关智能护理、远程诊疗;推动龙华区智慧养老云平台升级为全国性银发经济数据中台,整合供需信息,优化资源配置。
建议三、优化产业链布局与标准化建设。建银发经济产业园,构建“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生态,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建议四、激发市场活力与消费潜力。培育银发消费场景,打造医养教综合体与消费节;深化医养融合,拓展多元化服务场景,推广家庭医生与社区养老模式。
建议五、优化监管与宣传。建立老年用品质量认证体系,打击虚假宣传并畅通投诉渠道;引导老年人参与文旅消费,释放银发经济潜力。
建议六、加强人才培育与保障。建立银发经济人才培训基地;推进适老化改造,由经济困难群体逐步覆盖全社会,以政策、科技和社会协同探索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龙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