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关于乳腺健康的说法众说纷纭,“癌症起步”的恐慌性言论与“结节无害”的误导性观点并存。本期湾区文化茶座邀请深圳市中医院甲乳外科主任李志新教授现场为大家解除认知误区,以“十问十答”的形式为大家揭开乳腺结节的神秘面纱。他结合30年的临床经验,以“科学认知,从容守护乳腺健康”为主题,从中医视角解析乳腺结节的成因、分级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并给出实用指南,涵盖“自查方法-治疗选择-术后调理”全链条知识,特别针对“中药能否消结节”“手术必要性”等高频问题给出专业建议。
乳腺结节的定义和特征
“乳腺结节是目前女性身体上的常见问题,在其一生中得病的概率在30%-40%左右。”在长期的临床医学工作中,李志新接触到的许多患者在得病后都非常紧张,他认为这是缺乏乳腺知识所造成的情绪焦虑。关于乳腺结节的定义,李志新首先从乳腺结节的医学解释告诉大家,乳腺结节是乳腺内的肿块,是由多种乳腺疾病引起,如乳腺增生、炎症、纤维腺瘤、囊肿或乳腺癌。有些就诊者经常将增生和肿块混淆,但其实结节通常无痛,大小、形状和硬度各异。诊断乳腺结节通常包括超声波检查、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钯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和穿刺活检等。
李志新进一步解释结节的性质分类有良性和恶性,良性结节通常包括增生性结节、炎性结节,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而恶性结节一般指乳腺癌或者肉瘤,需通过活检取病理进一步诊断。结节的大小和形态是评估其性质的重要指标,医生会利用影像学检查来判断结节的特征。
保持心情舒畅 远离乳腺结节
为什么会长乳腺结节?李志新着重谈到,这是由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影响、环境因素、年龄与生育史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导致。女性在月经周期、怀孕或更年期时,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乳腺结节;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的避孕药物可能会增加乳腺结节的风险;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紊乱状况,可能与乳腺结节的形成有关;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可能会因激素水平改变而出现乳腺结节。“以上这些都是由内分泌因素导致的乳腺结节。”此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其乳腺结节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基因突变的作用,BRCA1和BRCA2等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形成有密切关联;遗传易感性,某些人的遗传性状可能使个体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刺激更为敏感从而导致乳腺结节的发生。李志新鼓励大家选择良好的生活方式,因为高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等可能增加乳腺结节风险,均衡饮食有助于降低患病概率。另外,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压力大,可能影响内分泌,增加乳腺结节形成的风险。
“病情危险与否决定于结节的性质。”许多女性得了乳腺结节不知怎么办,李志新说绝大多数结节(约95%以上)是良性的,生长缓慢,对身体无明显危害,通常无需过度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反之,恶性结节则需要高度重视,及早规范治疗。但绝大多数良性结节无法通过吃药彻底消除,药物(主要是激素调节类药物或部分中成药)的主要目标是缓解胀痛、刺痛等等相关症状,其次是控制结节生长速度,最后是减少刺激结节生长的因素。李志新提醒大家,切勿轻信“特效药”“包消除”的宣传,盲目用药可能无效甚至带来副作用。
中医适合良性结节的治疗
作为一名具有多年中医经验的乳腺专业医生,李志新建议以下人群适合中医治疗:诊断为良性乳腺结节(如增生结节、纤维腺瘤),伴有明显乳房胀痛、刺痛等不适症状者;结节虽为良性,但生长较快,希望尝试通过调理减缓发展者;体质偏颇明显(如长期肝郁、痰湿、血瘀体质),希望通过中药整体调理体质、改善内环境者;乳腺结节术后,用于调理身体、改善体质、缓解不适、预防复发者;对西药治疗有顾虑或不耐受者(需在医生评估安全前提下)。他认为,中医在乳腺结节(尤其是良性)的管理中有其独特视角和价值,但同时他指出,中药不能替代手术,对于有明确手术指征的结节(尤其可疑恶性或快速增大的良性结节),手术是根本解决办法。
预防胜于治疗,核心在于“健康生活”和“定期监测”。李志新让大家学会减压,管理情绪,避免焦虑、抑郁,中医强调疏肝解郁,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控制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食物摄入,避免肥胖;减少或避免摄入外源性雌激素(如不明来源的保健品);限制酒精摄入,最好戒酒,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维持健康体重。
宝安日报记者 李秋妮/文 张彩玲/图
■互动
问:请问吃牛肉会长结节吗?
答:那得视概率而言。一周吃一次,还是天天吃?吃了有没有不舒服?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多吃牛肉,乳腺癌发病率较高的情况。建议饮食方面不要太过,凡事要有个度,中医讲究中庸之道。患乳腺癌的几率高一般是精神压力比较大。
问:绝经后会得乳腺结节吗?
答:绝经后得乳腺结节的概率会明显降低,甚至有些结节还会缩小。但绝经后新发的结节要高度重视,最好每年检查一次,彩超检查一般能发现90%以上的问题。
问:能不能一发现乳腺结节就直接做活检呢?减少因结节带来的焦虑感。
答:一般是不提倡做活检。根据范围分级选择检查项目,超声2级一般基本考虑是良性的,3级恶性的概率一般是小于2%,4a级恶性概率一般是2%-10%,4b则是10以上,5级一般超过90%。所以并不是每个结节患者都必须做活检,这会浪费医疗资源,也会给诊断者带来没必要的精神内耗。
问:每年B超检查,不同医院的B超仪器检查的结节结果有差距,为什么呢?
答:2毫米的差距是很正常的,彩超操作是由具体的医生来操作的,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测量角度,就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关键还是结节的分级比较重要,3级及以下其实没必要太担心,如果实在担心就可以3个月至半年左右,再找另一个医生检查,多查几次。不用太担心。
宝安日报记者 李秋妮
■相关链接
发现乳腺结节后的
行动指南
●保持冷静,勿恐慌。咨询乳腺专科医生。
●完善检查: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做乳腺超声(首选)、钼靶(尤其40岁以上)、磁共振(MRI)等,必要时进行穿刺活检(确诊性质的“金标准”)。
●明确诊断:通过检查确定结节性质(BI-RADS分级是关键参考)。
●制定方案: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良恶性、大小、位置、生长速度等)和患者个人情况(年龄、意愿等)制定个体化的处理方案:定期观察、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
宝安日报记者 李秋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