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能源产业助推龙华制造布局全球供应链
日期:08-28
委员名片 袁晖 龙华区政协委员(科学技术界别),龙华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强脑数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国批“强脑?”大模型项目组首席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航AI”总设计师,北航数据科学与智能计算科教平台特聘专家。
龙华区通过成立“产业出海联盟”、发布“黄金十六条”、实施“五外联动”等举措,推动企业“走出去”,在数字龙华战略的支持下,外贸进出口保持强劲增长。但在贸易摩擦、地缘冲突和欧美产业链重组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脆弱性加剧,单纯产品出口难以持续,新能源企业布局全球供应链势在必行。
当前,龙华已形成以智能电动汽车为主导、能源互联网和氢能为成长领域、智能光伏和新型储能为新兴领域的“1+2+2”产业集群体系,相关企业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合作紧密,具备出海基础。但也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市场信息不对称、布局经验不足。多数企业为首次出海,对目标市场政策法规、消费习惯、竞争格局缺乏精准把握。二是合规风险高、成本压力大。在ESG标准、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等领域投入高,法律、税务等潜在风险多。三是海外配套薄弱、人才留存难。部分目的地产业和生活配套滞后,导致派驻员工流失,影响长期运营。为助力龙华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抢占先机,加速新能源产业全球供应链布局,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强化资源链接,拓展多元布局。依托海外粤商会、贸易促进代表机构等平台,链接全球产业链布局相关事宜,快速获取欧盟国家市场准入资质和合规要求,抢占欧美市场需求。对东南亚、中东、非洲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探索“双国双园”协作模式,以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区内跨境电商集中区为试点,率先打造集实体展示、销售、配送及售后服务一体化的营销体系,推动投资准入、行业标准、知识产权等规则对接或互认,形成以欧美为点、“一带一路”为线的全球新能源供应链网络。
二是整合合规服务,降低出海风险。在“黄金十六条”基础上,依托数字化工具,整合国际投资咨询、法律、金融保险、税务筹划等资源,形成“一站式”合规服务平台。加强国别(地区)税收政策研究,提供分区域差异化指导,完善政策预警、合规自测、风险模拟功能,降低企业出海成本。
三是优化人才保障,完善配套保障。落实并升级现有人才优惠政策,对区内重点企业在以往高管子女入学保障的基础上,每年给予1-2名入学指标,由企业自行分配,加强企业员工在龙华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鼓励配套服务企业随产业出海,形成“硬实力+软服务”协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