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石围社区三处建筑被纳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B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明代耕隐麦公祠。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黄国焕 通讯员 周惠兴/文 记者 李立治/图)近日,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对象,马田街道石围社区明代耕隐麦公祠、清代凡伯公家塾(现石围村史馆)、清代菊亭公家塾三处历史建筑正式纳入名录。

普查团队采用实地踏查与人文溯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石围村街巷挖掘历史遗珍。在石围村北部的石围04小分格中,始建于明代的耕隐麦公祠与始建于清代的凡伯公家塾相邻而立,前者砖木结构留存家族迁徙脉络,后者曾是清代蒙学场所,现为石围村史馆,承载着社区记忆;村东北部的菊亭公家塾,其清代砖木建筑的榫卯细节仍可见当年授业痕迹。三处建筑均为集体产权,长期隐于市井,经走访长者、查阅族谱,才完整勾勒出跨越数百年的历史坐标。

为守护文化根脉,石围社区迅速建立“主动守护”机制,安排专人日常巡查、动态监测,排查建筑风化、破损及周边施工影响。通过社区讲堂、公告栏普及文物价值,发动居民担任“护宝观察员”及时反馈隐患。光明区文旅部门同步明确保护准则,要求依法依规保留原风貌,统筹修缮规划,并针对三处建筑历史价值开展专项研究,为保护与活化奠定基础。

从明代宗祠到清代家塾,再到如今的村史馆,这些建筑串联起石围的家族传承、教育传统与时代变迁。随着保护工作深入,它们成为触摸历史的窗口——既承载老一辈的乡愁,也为年轻一代打开理解故土文化的通道,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