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宋彪 通讯员 朱小芳 李信欣/文 记者 陈建华/图)“三、二、一——岩浆突围成功!”当小苏打与柠檬酸在彩色泡沫中轰然碰撞,赤色泡沫从黏土火山口喷涌而出的刹那,戴着护目镜的孩子们眼睛瞪得滚圆。近日,观湖街道新田社区集体经济党群服务中心化身“科学实验室”,20名青少年在社区“宝藏讲师”带领下,用一场沉浸式科学探险叩开科学世界的大门。党群服务中心社工联动社区淬炼讲师团,带领青少年用厨房材料玩转硬核科学,开启暑期“小小科学家”成长计划首场冒险。
“牛奶结冰后为什么会膨胀?”“万吨巨轮这么重,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活动现场,社区淬炼讲师团成员刘浩然,用一杯水、一袋盐、几块冰,将“物质形态”“密度奥秘”等抽象概念转化为生活谜题。青少年通过观察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汽的实时变化,亲手测量石块、木块、塑料块等不同物体的密度并排序,直观理解“热胀冷缩”“浮力原理”——原来这些科学知识早已藏在日常的厨房与餐桌之间。
在“火山喷发”实验环节,当孩子们将柠檬酸溶液倒入“火山口”,与小苏打粉末相遇的瞬间,添加了安全食用色素的赤红色泡沫如熔岩般喷涌而出。“是酸碱中和反应!”有孩子立刻抢答,刘浩然顺势揭秘:“大家说得很对,而‘岩浆喷发’的真正动力,其实是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