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答卷写满幸福 龙华温度润泽万家
日期:08-26
在龙华区妇幼保健院,产一科护士李昭君正温柔地为新生儿抚触。
深圳图书馆北馆、深圳美术馆(新馆)。
深圳市新华医院。
环卫工在金学成城市书房阅读。
长者在红山社区长者饭堂用餐。
龙华区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图为观澜文化特色小镇。
老有所养
智慧养老织密“幸福网”,让长者安享晚年
“现在吃饭有长者饭堂,看病有社康上门,还能通过智能手环一键求助,孩子们在外工作也放心了!”龙华街道独居老人王大爷的笑容,传递出龙华养老服务的“温度”。“十四五”以来,龙华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智慧化、普惠化、精准化为方向,构建“区—街道—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体系,让长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养老服务。
智慧平台构建“管理中枢”。打造龙华区智慧养老服务总平台,建立覆盖全区所有户籍老人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养老服务“精准监管、高效调配”。在社区养老服务场所配置606件人脸识别、智能摄像头、健康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统计人数、监测服务情况、上传数据,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智慧化服务。2019年,龙华区荣获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称号;2021年上榜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养老特色基地,成为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行政区;2024年,《“一平台、多场景”推动社区智慧助老高质量发展》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设施建设实现“全域覆盖”。出台《龙华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实施办法》,明确新建城区、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建成1个区养老服务中心、6个街道枢纽型养老服务设施(1500平方米以上,床位30张以上)、6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针对老年人出行难题,建设“助老打车暖心车站”,老人扫码即可轻松打车;2021年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电子化改革,依托智慧平台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
助餐服务破解“吃饭难题”。将老年助餐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出台扶持政策,引导街道探索高适配性助餐模式。全区建成6家长者饭堂、35个长者助餐点,实现街道和“老龄化”社区全覆盖。其中,民治街道红山长者饭堂作为全市首家智慧化长者饭堂,配备AI智能服务机器人,实现选餐、结算全流程智慧化,日均服务老人200余人次,让长者“吃得放心、吃得暖心”。
银发经济培育“新动能”。现有3家智慧养老企业,鼓励其在老年用品制造、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等领域加大研发;支持社会养老机构发展,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民生无终点,幸福不止步。“十四五”以来,龙华区以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让教育更优质、医疗更便捷、文体更丰富、养老更暖心,实现民生幸福跨越式发展。未来,龙华区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让每一位龙华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在发展中持续升级。
本版统筹:龙华新闻记者 陈欣
采写: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张瑜 袁春燕 吴雪平
图片:龙华新闻记者 蔡维泽 陈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