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陈欣 通讯员 张宇敏 刘利)近期,龙华街道通过趣味实践、创意教学、知识普及、队伍赋能等方式,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居民自觉行动。
“变废为宝”趣味实践,让垃圾分类看得见、摸得着。如何让垃圾分类从“要我分”变成“我要分”?龙华街道通过“变废为宝”趣味实践,给出了生动答案。在弓村居委会,一场“环保酵素,厨余变废为宝”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在讲师指导下,大家将平日里丢弃的香蕉皮、橘子皮等厨余垃圾,按比例与红糖、水混合,亲手制作成环保酵素。玉翠社区居委会则将创意与环保巧妙结合,开展了“巧手绘文明,分类‘袋’回家”活动。居民们在领取环保帆布袋后,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尽情挥洒创意,绘制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环保“宣言”。从卡通垃圾桶到醒目标语,每一笔都承载着大家对绿色生活的向往。
“寓教于乐”创意课堂,为青少年播撒绿色种子。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也是垃圾分类的生力军。龙华街道通过“寓教于乐”创意课堂,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绿色的种子。在下油松居委会举办的“垃圾分类,共创美好家园”青少年环保活动中,一场垃圾分类接力赛点燃孩子们的激情。瓦窑排居委会则设置了“垃圾分类大转盘”“精准投掷区”等互动游戏,将枯燥的知识点融入趣味挑战中,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轻松掌握分类知识。
“精准滴灌”知识普及,为日常分类“充电赋能”。近日,龙园社区邀请龙华区蒲公英讲师为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场专题培训。社工现场示范了沟通技巧与宣传要点,通过模拟场景,指导志愿者们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居民有效沟通,精准传递分类知识。上油松居委会则举办以“垃圾分类,我们在践行”为主题的社区居民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区退休老年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