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光明乳鸽用时间和品质书写美食传奇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B15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上一篇    下一篇

光明招待所。

大宝鸽场。

光明招待所自养乳鸽。

光明招待所红烧乳鸽。

光明红烧乳鸽烹饪过程。

1958年,光明农场刚成立,招待所就跟着建起了。

那时的光明招待所,就是个内部饭堂。来办事的人、香港来的客人,都在这里吃饭。谁也没想到,几十年后,这里会因为一只鸽子火遍深圳。

从供港肉鸽到特色养殖 光明乳鸽的品质根基

上世纪50年代末,时属宝安县公明地区响应国家供给香港等地农副产品的号召,开始筹建农场,并取“光荣”的“光”和“公明”的“明”二字,共同构成“光明农场”的名称。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深圳。光明农场与香港商贸交流日益密切,光明农场与港商于1982年6月合作建起了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当时亚洲最大、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乳鸽生产基地——光明大宝鸽场。同年,从香港引进美国落地皇鸽种苗2.4万只。大宝鸽场与广东省家禽研究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历经十余年风土驯化与杂交改良,于1997年成功培育我国新一代优良肉鸽——光明大宝肉鸽。

“香港人爱吃鸽子,起初光明农场的鸽子主要供香港。”光明招待所店长助理罗奇峰向记者介绍,光明的乳鸽跟市场上大部分养殖场的乳鸽不一样。鸽子要养够特定天数,多一天肉老,少一天味浅,必须掐着日子出栏,才能达到红烧乳鸽最理想的大小和口感。

光明人坚持用五谷杂粮喂养,拒绝生长激素,鸽子虽长得慢,但拎在手里沉甸甸的,肉质紧实得很。更特别的是孵育方式。不用工业化孵化器,全靠亲鸽用体温孵化,雏鸽破壳后,亲鸽通过反刍的方式将嗉囊乳喂给雏鸽。这种最传统的方式,养出的鸽子肉香浓郁,纤维分明,嚼在嘴里满是自然的鲜甜。

养鸽子,成本不低。不用全价饲料,喂的是五谷杂粮,也不打生长激素,鸽源品质有保障。后来,光明自己的鸽场不够了,就在揭阳建了新场。

从香港到本土创新 红烧乳鸽的味道进化

光明招待所的饭堂,最早做鸽子,是香港师傅教的。

港商不仅带来鸽子养殖技术,也带来了鸽膳食餐饮文化。

那时,香港沙田的乳鸽已颇具名气,光明招待所的厨师们开始跟香港厨师学起制作乳鸽。经过学习交流,光明招待所的厨师尝试了许多烹饪方法,最终发现红烧乳鸽的烹饪口味最爱大家欢迎,并不断改良烹饪配方。

养鸽场的发展,让招待所的红烧乳鸽有了稳定的食材供应。1983年,光明招待所开始转向对外经营,随着首创的红烧乳鸽问世,它彻底“火”了。

不同于传统红烧乳鸽的做法,光明招待所的师傅选择先卤后炸,无需脆皮水,也无需风干,不仅操作简单,也考虑到了广东易“上火”的特点。

卤水采用融合了甘草、八角、桂皮、罗汉果等20多种中药材的秘制陈年老卤,每种材料都严格配比。炸制选用优质花生油,控温控时,锁住汁水,色泽诱人,皮滑肉嫩。

鸽子当天宰杀,清洗干净就进卤汤。不能卤太久,不然肉就烂了,也不能太短,不然不入味。

“整个过程很简单,最重要的是卤水。”制作光明乳鸽的卤水已经无法追溯具体年份,只知道是从招待所最早做鸽子时就有,一直传到现在。每天加料加水,从不加味精、鸡精那些。

“老卤汤是我们招待所的‘宝贝’。”罗奇峰说,老卤汤每天都要煮,就算过年那天招待所不对外营业,但后厨还是会安排师傅开火煮这锅老卤汤。

从食堂菜肴到城市名片 光明乳鸽的口碑沉淀

光明招待所1958年就有了,比光明红烧乳鸽的历史久多了。光明红烧乳鸽是1983年才有规模的。但大家说起光明招待所,就想起乳鸽。

现在,光明红烧乳鸽不仅是光明的美食名片,在深圳、在全国都有名气。

光明招待所的分店开了不少,每个店都有招牌菜红烧乳鸽。招待所核心大厨还会每天去各分店检查指导,味道差不了。

从供香港到火遍深圳,光明乳鸽走过的路,不短。

坚守品质,是最实在的理。从鸽场到厨房,每个环节都不含糊。如今光明招待所已经获得ISO质量体系的认证,持续把光明红烧乳鸽做到标准化、精品化。

老卤汤还在每天沸腾,师傅们还在守着那套手艺。吃一口乳鸽,酥皮下是满满的功夫和时间的味道。

这只鸽子,它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深圳美食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记忆。

光明新闻记者 雷云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