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英
“你今天不喝酒吗?”
连续三天,老张都这样问老李。
老李知道,老张最近这么殷勤来他家是有目的的,绝对是听到风声,老李儿子寄回一瓶“邹记福”酒的事。
“想来讨一杯酒喝,没门!”看着老张远去的背影,老李从牙缝里蹦出这句话来。
第四天,老张又来了,老李索性关上大门,隔着门缝嚷:“不要再来烦我了,我喝不喝酒干你什么事?”
老张走了,走时长叹一声:“老顽固!谁稀罕你!”
第五天老张没来,第六天老张也没来,老李觉得空虚了,心想,脸皮比城墙还厚的老张,是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主。没来?一定有事。
他决定去看个究竟,毕竟两人是多年的好朋友,要不是上个月因一点小事闹了矛盾,他早就拿出酒分享了。
来到老张家门口,却不见他踪影,老李正要走,老张拎着一瓶酒回来了,和老李儿子寄回家的一模一样。
见老李在家门口徘徊,老张迎了上去。说是去老李家找他的,结果没人。
老李一看老张拎在背后的酒,心想:趁我不在把酒偷走了,他怎能这样?
“你今天不喝酒吗?”老张又问。老李气急了,不由分说夺过酒撒腿就跑。边跑边说“物归原主,物归原主”。
老张不明所以,追上去拖着老李一同来到他家。只见桌上摆满邹记福酒,足足有七八瓶之多。而在屋的一角,还堆着几大箱同样的酒。
“不要以为你儿子才知道孝敬你,我闺女也一样!看,这桌上的酒全部是她给我买的。本想和你分享,奈何你不领情……”老张说完,得意极了。
老张老伴也接过话说:“是啊,邹记福酒大家喝了都说好,墙角的酒是我女儿从邹记福酒厂寄回家,准备的结婚喜酒……”
不等老张老伴说完,老李虚晃一下,差点把攥在手里的酒摔碎了。
一盏茶的功夫,老张老伴张罗好一桌酒菜,说是专门准备好等老李登门。
老张不断给老李斟酒,老李心中有愧,不说一句话,一杯接一杯。喝到七八分醉的时候,恍恍惚惚听见老张叫他“亲家”。
“亲家?”老李酒醒了一半,“喝你点酒就叫我‘亲家’?”他啪地掷下酒杯,摔门而去。
老张老伴赶紧圆场:“叫你亲家没错,我女儿的未来夫婿就是你儿子。他们早就在一起了,怕你不同意,让老张跟你喝酒的时候说说这事,你却因为一点小事不待见他。这桌子上的酒全是你儿子买给你的……”
老李越想越不对劲,儿子在北京,他闺女在贵州,怎么可能?
“不要骗我了,既然这样,那些酒是我儿子买来孝敬你们的——他未来的岳父岳母!”老李显然在吃醋,起身就要离去。
老张夫妇挽留不住,送出门说道:“酒,的确是你儿买给你的,他怕你喝多了,所以让我们替你保管。一瓶喝完了再续一瓶。”
老李已对酒不感兴趣了,只是诧异,两个年轻人是怎么走到一块儿的?
“因为酒结缘呗。”老张老伴道出原委:“你俩老头子都对邹记福酒情有独钟,俩孩子就跑去贵州旅游,并且到邹记福酒厂实地考察。考察到邹记福酒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宜人气候,实在是难得的酒中上等佳酿,说以后你们的酒他俩包了,专喝邹记福酒。他们结婚也指定要喝邹记福酒。”
老李想想,儿子早就对老张女儿有意思,何不成全因酒结的姻缘。他回头拿起桌上的酒杯,朗声道:“不要老问我‘你今天不喝酒吗’,其实啊,我每天都抿了一小口邹记福酒。来,干!今天我不喝酒,喝酒就喝邹记福酒!”
此时,门吱呀一声开了,走进两个咯咯笑的年轻人,他们手里拿着以邹记福酒为背景图案的结婚请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