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宝安日报

清醴鉴福

日期:08-24
字号:
版面:第A10版:凤凰山·有凤来仪       上一篇    下一篇

陈振林

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以来,齐国朝廷气象焕然一新,门庭若市,言路大开。各色人等纷至沓来,或献良策,或陈民情,使得齐国朝堂生机勃勃,国势蒸蒸日上。

这一日,齐王特设盛宴于华美宫殿之中,专为答谢邹忌。席间珍馐满案,器皿精洁,宫人步履轻盈,穿梭于宾客之间。齐王含笑高坐于主位之上,邹忌则陪坐于君王之侧,谦逊有礼。酒过三巡,齐王忽然凝神敛容,轻轻一击掌。旋即,四位侍者郑重地抬上一只密封严实、古色古香的檀木瓷坛,置于大殿中央。坛身裹覆着层层叠叠的锦缎,封口处是鲜红的朱砂印记。大家正不知齐王坛子里有什么奇特,齐王开口了:“诸位且看此物……”

只见他离席缓步向前,声音低沉而蕴含深意。他解开那九重锦缎,揭开封泥,一股奇异的香气骤然弥漫开来——其味初闻如幽兰沁人心脾,继而似蜜韵悠长,细细品味,竟又似雨后青竹清冽之气,芬芳之中仿佛蕴藏了万民心声的澄澈回响。侍者小心斟酒于玉杯之中,酒色澄澈如泉,光华流转,映照着殿内烛火,恍若将整个宫殿都浸润在温润的光泽之中。

“此酒非同凡响,”齐王举杯,目光如炬,直望邹忌,“寡人命之为‘邹忌酒’!若无邹卿以镜为喻,振聋发聩,寡人何来今日之明?齐国何得今日之盛?此酒,当永志邹卿进谏开明之功!”

大殿之上,群臣屏息,目光如炬,尽皆聚焦于邹忌。邹忌听闻此言,心中霎时掀起惊澜:这分明是君王要将功勋刻入琼浆,永世流芳啊!他慌忙离席,深揖至地,额头几乎触及冰凉光滑的地面:“大王!臣万万不敢当此殊荣。此乃大王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岂独邹忌一人微末之力?”

齐王却含笑俯身,亲自搀扶邹忌起身,语气不容推拒:“邹卿不必过谦,此酒之名,寡人意已决。”

邹忌直起身来,目光缓缓扫过案上玉杯。杯中琼液清澈见底,恰如一面明镜,映照着他沉思的眉宇。刹那间,那日手执铜鉴、讽谏君王的情景仿佛又活现于眼前。他双手恭敬地捧起酒杯,温润的玉质传递着一种沉静的力量。邹忌举杯至眉间,声音沉稳如钟,字字清晰:“大王厚意,臣感怀于心。然微臣斗胆以为,‘邹忌’二字,不过一人之名,何其微渺。昔者臣以铜镜为喻,所期者,乃大王明察秋毫,洞见幽微,方造福百姓。此酒清冽如镜,澄澈如鉴,何不取其鉴照之意、造福之实?名之曰‘邹记福酒’——‘记’者,铭记明察之智,‘福’者,祈愿国泰民安之福。愿饮此酒者,皆能心明如镜,使君明臣贤,天下共享大同之福泽!”

“邹记福酒……”齐王低声咀嚼,起初的困惑渐渐消散,恍然大悟。他仰天朗声大笑:“妙哉!妙极!好一个‘邹记福酒’!此名更胜一筹,深得寡人之心!好,即日起,此酒便以‘邹记福酒’为名!”

大殿之内,群臣亦豁然开朗,纷纷举杯,齐声附和,声震屋宇:“大王圣明!邹卿高义!愿饮此‘邹记福酒’,君臣同心,永葆清明!”玉杯相碰,清越之声如金石交响,那澄澈的酒液在杯中激荡,仿佛融入了稷下学宫永不枯竭的智慧清流,与百姓们淳朴真挚的祝愿——它不再仅仅是君王对个人的恩宠,而升华为一樽照耀齐国千秋万代的智慧明灯。

自此,这“邹记福酒”便不再只是酒,它成了琼浆玉露,流淌在齐国的黑土地上,流向广袤的中华大地,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