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岗,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他扎根绿色产业十余年,推动建立全市首个经济类、产业型代表联系点,助力锂电池企业突破国际壁垒,让“深圳智造”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走向全球。他就是深圳市人大代表陈寿。
创新机制 架起跨界协同的“绿色桥梁”
2020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后,陈寿敏锐发现,塑料回收领域存在政策衔接不畅、企业实操难题多等行业痛点。于是,他向市、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创新构想,推动建立“代表+行业协会+企业+专家+职能部门”协同机制。
2020年9月,陈寿依托企业创建了“绿色产业联系点”,是全市首个经济类、产业型代表联系点。“产业联系点的建立为“专业代表”履职搭建了“专业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代表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收集行业发展意见建议,并搭建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联系的平台。”陈寿告诉记者,产业联系点可以更好推动解决行业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力产业发展向新而行。
谈起这几年的履职成果,他“晒”出了联系点近几年的履职成绩单——组织调研会、座谈会、议事会等超百次,开展绿色主题活动700余场,提交的塑料回收财税改革建议被财政部采纳,参与制定国家电池护照团体标准等多项行业标准……2024年,该联系点入选“深圳市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示范点”,成为代表专业履职的创新范例。
破壁出海 为“深圳锂电”装上“导航系统”
深圳是全球锂电池产业重镇,龙岗更是核心集聚区。但近年来,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剧,企业出海屡屡碰壁。“我们要形成锂电池出口指南手册,因为欧盟、美国等各国准入标准差异很大,手册推出能够及时帮助企业研究对策,帮助企业减少出口和出海损失。”他解释道。
于是,陈寿带领绿色产业联系点联合深圳海关部门多次研讨破解难题,并按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构建“联系点+代表专业小组+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相关企业+专家学者+有关职能部门”工作机制,联合深圳市人大代表环保专业小组、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多家储能头部企业、专家院士学者等,筹建国家新型储能技贸评议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WTO-TBT-SPS(深圳)新型储能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基地”于去年12月正式获批成立。
该基地成立后,针对三项欧盟关键法规提交34条评议意见中7条被采纳;收集50余条各国准入标准编制《锂电池出口指南手册》,跟踪60条技术性贸易措施(TBT)通报,第一时间为企业预警。
此外,陈寿主动把行业和产业联系点建设融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带领企业“走出去”:推动企业与匈牙利、印尼合作开展锂电池职业教育出海,同时组织部分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研讨再生黑粉进口管理政策。
深耕未来 让“绿色答卷”更富厚度
“人大代表不仅限于提出建议,更要付诸实际行动。”陈寿的履职工作始终深植于实践之中。为此,他发起“共建绿美深圳,人大代表在行动”倡议,带动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携手高校开展青少年环保游学活动;同时,配合潮州、汕尾两市,参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的共建及招商引资工作。
对于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人大代表还能发挥哪些更大作用,陈寿认为,人大代表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沟通,精准收集企业在绿色发展中遇到的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难题,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议案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更精准的参考。此外,在绿色产业标准制定、技术创新等方面,人大代表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绿色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从垃圾分类到能源转型,从助力产业联系点建设到助力绿色产业链发展,陈寿用专业、务实、创新的履职实践,诠释着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