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总部经济”再添生力军!
近日,深圳市投资促进局发布“深圳市第九批跨国公司总部企业认定名单”,包括千循科技、云登科技、金蝶软件、创客工场、高士线业、海克斯康制造等18家企业。
据悉,深圳市第十批跨国公司总部企业认定申报将于8月1日至30日开展。
18家企业都是什么来头?
本次名单上的18家企业均属于跨国公司总部企业,也就是跨国公司设立的地区总部、总部型机构及事业部总部,申报企业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其分支机构。
这些企业中,既有金蝶这种外国法人独资的企业,也有高士线业这类中外合资的企业,以及深圳壳牌比亚迪电动汽车投资有限公司这类由外商投资的企业。18家企业涵盖了服装、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断吸引不同行业的外资以多种方式落子深圳。
此次名单公布之前,深圳已累计认定8批,包括沃尔玛中国、华润微科技、思谋信息、百胜餐饮、晶泰科技、英富曼会展、金拱门在内的共计147家跨国公司总部企业。
今年以来,外资加码深圳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上半年,深圳使用外资达209亿元,同比增长11.3%,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581家。
“创新之城”释放磁吸力
外资企业奔赴深圳,一个重要原因是看好深圳的发展机遇。
今年上半年,美国知名初创企业加速器Plug and Play(璞跃)落户深圳,启用中国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该企业曾先后成功投资孵化Google、PayPal等知名科技巨头。
璞跃全球董事长、创始人兰曦睦·亚美迪表示:“国际上的许多公司如果想制造他们的产品,深圳是最正确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长期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不仅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在深创投、南方科技大学等金融企业、高校的加持下,构建起了从研发到产品应用全过程的创新链,创新产品在这里可以迅速落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35.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22.2%。西门子医疗、达索等均在深圳布局研发制造中心、创新中心等,侧重创新转化。
开放环境培育发展力
深圳对外资的吸引力还来自深圳的开放环境。
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叶文戈在3月的发布会上介绍道,深圳正不断探索“容缺受理”等方式,持续优化完善深港通和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机制,提升外资来深的便利程度。
仅上半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医疗企业113家;新设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累计635家。业内普遍认为,外资的进入将为市民提供更多选择,也将带来更多新技术、管理和服务模式,推动深圳产业进一步发展。
以西门子为例,今年年初,在深超20年的西门子医疗,投资10亿元在深圳打造高端设备研发基地,将承担西门子医疗在中国的血管造影设备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包括最新的DryCool创新超导磁体。
总体来看,外资企业奔赴深圳,是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一个写照。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江振龙表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打破了美国例外论,全球资本正在加速脱离美元资产,而中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是不少外资被吸引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来,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在内的多家知名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和股指目标点位,表达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的看好。
江振龙认为,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还在不断推进中,企业盈利改善、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也在快速发展,他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据深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