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侨报

汉服爱好者刘双春 为热爱买单 让古画“活”起来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第A03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穿越式”国防知识科普活动现场。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捣练图》复刻现场。

龙岗融媒记者 李虹莹

在深圳这座充满现代气息与创新活力的城市,有这样一位“为爱发电”的女性——以不计成本的热情和执着,让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传统文化“活”起来。她就是春田姑娘汉文化工作室负责人刘双春。

以汉服为载体 结缘中国传统文化

和大多数爱美的女生一样,刘双春最初与传统文化结缘,仅仅是因为汉服的美丽。然而,当她真正踏入这个领域,才发现其中蕴含的门道和内容远超想象。“入门之后发现其实门道很多,内容也很多,越研究越喜欢,汉服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已深陷其中。”刘双春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刘双春的目光逐渐聚焦到唐代古画《捣练图》上。“那幅画很漂亮,画面的设计构思新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刘双春说起这幅画的时候眼中有光,“你仔细看那幅画,其他人是静态的,但那小朋友的神态让人感觉是动起来的,可以歪着头到处跑跑看一看。我很喜欢那种生活,认为这画既有生活形态,又有艺术形态。”

为热爱买单 复原唐代名画《捣练图》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刘双春心中萌生:有没有可能把画中的人物搬到现实生活中,让人“零距离”看到古人劳作的场景?“我当时决定复原《捣练图》,一是因为真迹在国外,二是觉得它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刘双春解释道,“比如你看那熨斗,设计就很巧妙,不插电、不用电,而是用火炉,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想法虽美好,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要让《捣练图》复原、复活,需要很多东西去支撑,有些时候挺让人头大。”刘双春坦言,“相当于用自己的薪水为热爱买单。”

2018年,《捣练图》生活场景复原成功。从此,几乎每一年,刘双春都要在原基础上再复原一遍,这一复原就是五年。“确实有点不计成本,因为我觉得不能只停留在画面的那一瞬间。”刘双春说,“现在就是想让人看到一个活着的唐代人,就像未来的人看我们。我想让大家看到那个时候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捣练只是唐代人的工作状态,她也可以跟小伙伴去逛花园、放风筝,我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活’,真正让人物从画里走出来。”

在刘双春看来,每件中国文物都承载着泱泱华夏文化精髓。“看文物,要把它当成‘朋友’看待。”刘双春分享道,“尝试跟文物对话,才会想去走近它、理解它。”

“学习和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刘双春的努力不止停留在复刻古画上。2024年,她参加龙岗区文明实践主题日暨“趣龙岗 街有戏”龙岗泛戏剧演出季坂田街道分会场活动时,策划组织演出者身着铠甲化身古代武士,与市民互动并进行国防知识对答,带来一场“穿越式”国防知识科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只是做了一小点,把我认为好的东西传递给大家。”刘双春说,“一颦一笑,或动作或衣着,总有某个细节,让人们‘穿越’回去,窥探古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活。”

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学习和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这是刘双春反复提起的一句话,她用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从单纯把古画变“活”,到赋予画中人“温度、感情、灵魂”,刘双春用自己的热爱和执着,让传统文化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活”了起来,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