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侨报记者 谢青芸 通讯员 黄锦威 文/图
近日,在光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区留创园”)成立十二周年之际,光明区创新生态展示暨留创园品牌矩阵发布会举行,活动特邀光明区留创园明星企业家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从海外艰苦求学到立志创业报国,在光明区“陪伴式孵化”的沃土上,他们展现了光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
徐嘉鹏:“田十”即奋斗
“我的血管里流着创业者的血。”深圳田十精材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光明区留学人员联谊会名誉会长徐嘉鹏,一句话道出了许多创业者的心声。
这位在美国生活了15年的材料学博士,2016年卖掉车房,带着全家回到深圳,选择光明作为创业起点,一手创办深圳田十精材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取名“田十”,正是“奋斗”二字的组成部分,寓意以奋斗精神打造受人尊重的国际企业。“创业中最重要的是人,而人都是受文化驱使的。”他在分享中一语道出公司管理真谛。2021年,公司创新项目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区留创园入驻评审考核。短短一年后,公司成功获得天使轮投资,第一代产品完成研发,中试车间建成投产。
陈炳安:“保姆式”服务为我们按下“快进键”
“在这里,创业扶持、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配套支持一应俱全,堪称‘保姆式’的人才服务为我们的创新按下了‘快进键’。”深圳市纳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CEO、光明区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陈炳安表示。
2014年,陈炳安就职于一家知名半导体公司英国分公司,是其研发部唯一的华人高级科学家。面对海外优渥待遇,在家国情怀与技术理想驱动下,他毅然归国,落户区留创园,开启创业征程。数年间,陈炳安带领团队攻克技术壁垒,成功研发5款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填补了国内先进材料产业链上游关键设备的空白。如今,纳设智能在短短数年内已申请专利超百项,其中近50项已获授权,公司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
十二年来,一批批海归人才从海外回到光明,在留创园的实验室里调试设备,在创业咖啡厅里碰撞思想……如今,这里已成为高端人才汇聚的洼地与创新企业的摇篮。光明区留创园已汇聚138家企业(项目)入驻;累计培育出国高企业38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小巨人”2家;园区企业融资总额超十亿元,总估值超百亿元。这蓬勃的数据增长与坚实的成果展现,正是光明作为“科学之城”面向未来、加速发展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