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侨报

品质项目以匠心刻度量出幸福温度?

日期:07-22
字号:
版面:第A07版:看点       上一篇    下一篇

平湖部队小区改造前后对比。

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之年,平湖街道以“三年行动”为笔,以民生期盼为墨,以工匠精神打造了多个“有品质”项目,绘就了一幅让百姓触手可及的高质量发展图景。从军营家属院的欢声笑语,到平湖火车站旅客的步履从容;从守珍街路口的优化,到15分钟都市圈照进现实,每处变化都是平湖“三年行动”的生动注脚,书写出平湖打造“四有”现代化城区典范的半年答卷。

品质焕新:城市“微更新”撬动幸福“大变化”

走进平湖部队家属院,墨绿色外墙与迷彩元素栏杆相映成趣,老兵李伯正带着孙辈在新添的游乐设施旁嬉戏。“住了三十多年的漏雨老楼,如今成了小花园!”他感慨道。

去年11月,平湖街道对16栋上世纪80年代营房启动改造,3.61万平方米的施工体量创下全区旧改速度之最——外墙防水、屋顶补漏、消防升级同步推进。平湖街道部队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全区同批次1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率先完工,36户军属在竣工仪式上集体签名致谢。

同样的蝶变在守珍街片区悄然发生。平湖火车站前,曾淤积成灾的共享单车被500个单车位替代,靓丽雨棚为旅客撑起一片晴空;在守珍街与平湖大街交叉口,新施划的慢行标线如同一条绿色琴弦,奏响人车和谐的乐章。通过对11处光交箱“隐形化”迁移、增设斑马线等改造,这个曾人车争道的危险路口,如今成为全区慢行系统示范点。这组“一街一站一路口”微更新工程,正是平湖35个“有品质”项目中率先完工的6个典范之一。

今年以来,平湖街道践行“有品质”清单,按照系统梳理、问题导向、规划统筹、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通过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力统筹打好攻坚行动,35个项目现已完工(基本完工)6个,城区空间形象大幅提升。

实事惠民:“大盆菜”炒出群众“幸福味”

如果说“品质项目”是平湖精心烹制的大餐,那么十多个散落街巷的“大盆菜”项目则是润物细无声的家常菜。

在新木社区,新木路6号原本坑洼的土路经过硬底化修缮,雨天泥泞不堪的窘况成为历史;在白坭坑社区,浦田路至横东岭住宅区的人行道修缮,让居民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出行困境。

这些藏在城市细节之处的温暖,彰显着平湖的民生意趣。上半年平湖街道立项“大盆菜”工程类项目19个,在社区烹出温暖人心的民生滋味。这些藏在街角巷尾的温暖,恰似平湖民生逻辑的缩影:用小型基建资金撬动11项“微改造”,把“群众满意”作为工程验收的最高标准。

通衢织网:15分钟都市圈照进现实

今年1月15日,经过数年的辛勤努力与精心建设,富安东路(平安大道—凤凰大道)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这一重要主干道全线贯通,为平湖街道的交通网络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显著提升了周边企业和居民的交通出行效率和品质。

2025年以来,平湖街道以“外联内畅”为导向,全力打通城市交通“主动脉”与“微循环”,一批承载民生期盼的道路工程接连落地生根,城际动脉加速挺进深圳北部枢纽,15分钟都市圈照进现实。机荷高速改扩建工程、平大路提升改造工程、良白路-铁东路—丹白路等7条道路的续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惠厦路、平湖北九年一贯制学校周边配套道路等3条道路实现进场开工建设,丹平快速二期、李朗路二期等12条道路正在加快推动前期工作。

随着红朱岭路、民盛路等4条民生道路建成通车,民生通道打通“最后一公里”,平湖正以“每年打通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的节奏持续疏通城市交通脉络。

文/图:张帆 黄璟 朱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