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融媒记者 张祥 文/图
在华为坂田基地与天安云谷的现代楼宇之间,一座拥有两百年历史的禾坪老屋静静伫立。寸坞书店主理人温栩文轻抚斑驳的夯土墙,笑谈近况:“最近一对香港夫妇专程来打卡,说这里有香港书店的味道。”开业不到一年,这家书店已成为华为员工的文化驿站,更吸引国际访客驻足。不远处,岗头河沿岸空间改造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今年6月,这里将变身人文商街,成为龙岗“有品质”行动的鲜活注脚。
老墙根下长出新故事,工业脉搏跳动人文温度。万家灯火里,龙岗正通过一个个“场景营城”项目,让每一个梦想都能找到安放的角落。
场景营城差异化实验 空间重构变诗意栖居
龙岗的品质升级,深植于“场景营城”的城市哲学。
先行城市的实践,如成都轨道首个TOD主题商业街“世纪城·上闲里”单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江滩公园通过植入电竞园区实现生态价值转化,揭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密码:空间功能复合化、场景体验个性化。“‘场景营城’通过打造多元场景,重塑了人与城的关系。”成都轨道集团的启示表明,人流聚集处天然是场景孵化的沃土。
成都TOD主题商业街“世纪城·上闲里”的爆红曾吸引龙岗团队考察,这一理念在龙岗获得本土化演绎。2025年初,龙岗发布的《“有品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7+7”策略破题:七项市容环境提升行动锚定全域基础升级,七项重点片区塑造行动打造差异化标杆,为每个产业细胞定制生长空间。
坂田是龙岗的经济重地、产业高地,聚集华为、康冠、神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网格登记人口约67万人。在坂田北片区,本土产业优势成为场景创新的催化剂,禾坪岗村改造将老屋、商街与岗头河景观串联,构建“人文商街+科创园区”的复合场景,届时,这里将成为华为及周边园区创业就业者的魅力人文街市。“我们期待每个村围绕不同特质打造独特场景,形成‘15分钟品质生活圈’。”温栩文道出市民心声。
平湖中心片区的蜕变更具颠覆性。曾经的“工业锈带”正崛起为花园智造新城:罗山片区配套两大公园群与“林荫链”大道;平湖老街城中村通过微更新焕发新生。“以前巷子里电线如蛛网,现在管线入地、墙面彩绘,连垃圾分类站都成了景观小品!”居住20年的陈伯感慨道。
这种差异化定位延伸至全域,比如环三棵松片区探索“未来实践之城”,大运国际社区营造学院派生活场景等。七大片区如同一个城市实验室,在保留产业基因的同时植入人文内核,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让空间适配人的需求。
绣花功夫治理 标注“民生本位”刻度
品质城区的内核,藏于治理的细枝末节。龙岗创造性实施“点—线—网”策略:以禾坪岗村等“点状焕新”激活片区,针灸式改造激活片区活力;用龙岗河绿道等“线性串联”织补网络,以线带面,系统成网,串联重体验、规模化的公园群与慢行网络,最终形成全域品质提升网。
这种精细化思维贯穿七大环境行动,龙岗区针对辖区存在的“普遍性”环境问题,开展全面部署——从“精细洁城”“绿美营城”“清爽治城”,到“畅行连城”“美学筑城”“光影靓城”,再到“数字慧城”,七大行动如同七把精准的手术刀,直击城市管理的微观痛点。
同时,机制创新在驱动深刻变革,行动方案首创“动态纳入、滚动修正”机制,根据项目进展和需求变化调整清单,确保资源精准投放。这种灵活性在城中村改造中尤为关键——平湖老街首批微更新项目根据居民反馈,增设儿童游乐设施与休憩座椅,让“民意”真正融入“民益”。
三年后的龙岗会是什么模样?根据规划,到2027年,罗山、大运、樟坑径三大公园群将基本完善,蓝绿生态网络与城市空间互联互通;城市管理更加聪明智慧,市容环境水平稳居全市前列。
未来,随着一个个场景项目的落地,更具革命性的变化或许在那些日常场景中发生——平湖枢纽站里的上班族出地铁就能喝到冠军咖啡师的手冲咖啡;大芬油画村的艺术家通过AR技术让作品在虚拟画廊绽放;高巨创新的无人机在龙岗河上空绘制出“科技+艺术”的光影画卷……
因品质而聚集 人才与城区双向奔赴
“让人才因品质而聚集,产业升级便有了源头活水。”这场从空间改造到价值重构的变革,既承载着建设深圳东部中心的使命,也为中国工业区转型提供了创新范式。
“城市万家灯火,要有属于年轻人的一盏灯。”龙岗区《“有得住”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承诺,直击青年安居痛点。龙岗构建全周期住房支持体系:“青龙湾”驿站提供500张免费床位,解决求职青年“落脚难”;“青龙栈”公寓三年供应保障房3000套,房租占比控制在青年收入的10%左右;“青龙居”计划推进配售型保障房,助青年安家立业。
政策牵引下,人才与城区双向奔赴。00后创业者核桃在龙岗中心城经营短租民宿,深惠城际开通让她信心倍增:“等去大鹏更便捷,客流会暴涨!”在她眼中,龙岗早已不是“深圳睡城”,“这里地铁连通市中心,购物餐饮一公里搞定,生活惬意得很”。2024年,龙岗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0.0%,大运天地5个月吸引客流1500万人次——活力攀升的城区,正成为青年“来深留深第一站”。
企业也从中获益。深圳市康弘智能健康科技董事长陈耀刚点明逻辑:“有品质的环境让高层次人才来到龙岗、喜欢龙岗、留在龙岗,为企业注入强劲动能。”区人才局2025年将提供10万个优质岗位,对AI人才最高奖励30万元,让人才“黄金期”成就城区的“黄金期”。
鹤湖书院内,一场“蝶舞客韵·古筑新生”蝴蝶展吸引广大市民驻足。彩蝶翩飞于百年围屋间,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如同这场展览的隐喻,龙岗的“品质革命”不止于硬件升级——它是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生态重构,是工业文明向人文关怀的范式跃迁。
当禾坪老屋的书香浸润科技园区,当平湖老街的居民笑看家园蝶变,当创业青年在驿站点亮梦想灯盏——龙岗正用千万个“小美满”拼就城区“大图景”,在产业高地之上,生长出诗意栖居的生命力。